-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养成.doc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养成
健全人格就是以正面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与自己、过去现在与未来、顺境与逆境,做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和幸福的进取者[1]。健全的人格带给人们美好的生活体验和幸福的心灵,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人生方向。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意义
人格是素质之基,是创造之源,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有无健全人格是直接影响个体创造性发展、幸福感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各种人格特征相互协调、全面发展;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待人接物;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用在学习上[2]。
1.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生在校求学期间,他们的人格尚在形成中,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他们会面临种种困惑与不解,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如自暴、自卑、逆反心理和妒忌等。他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反复的尝试、碰撞、回视,慢慢地走向成熟。此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与消除心理问题的滋生,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2.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自我调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效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3.培养21世纪优质人才的需要
不同的时代对人的素质要求不一样,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一个人除了具有优良的专业素质、高尚的品德修养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一个人若具有自信、自强、较强的耐挫力、适应环境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养成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校重“智育”轻“心育”
目前,中小学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言必谈中考、高考,升学率成了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从家庭到学校,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好百好,学习成绩似乎决定一切。至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发展往往被忽视,许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和评估,做做表面文章,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些学校虽然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形同虚设,更别说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基本上是空白。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严重
“马加爵事件”等虽然发生在高校,但从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来看,其心理的隐患在进入大学前就已埋下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正确有效的帮助和引导,日积月累,最终引发恶性事件。追根溯源,中小学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在我国约3.4亿的l8岁以下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6.1%~32%[3]。北京市中学生体质调研组对数十所中学的学生所做的心理卫生调查也表明:中学生中常感孤独的占11.3%,有时感到孤独的占65.7%,想远离亲友而单独生活的有37%,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的为13%,信心不足的为25%[4]。
3.学生人格缺失
人格缺失主要由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及教育中的一些弊端所引起,中小学生人格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缺失。
(1)价值观倾斜、以自我中心
当今的中小学生思维敏锐、求知欲强、勇于探索、知识面广,但不少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观突出“利益”二字。有的学生甚至道德品质低下,若任其发展,有可能成为社会的“危险品”。
现在的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较大,他们从小独享父母及祖父母的关爱,会使得幼儿期的自我中心一再受到强化而固着下来,成为一种人格缺陷,并泛化到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如果不及时加以克服,往往会在社会交往中碰壁而痛苦不堪,重则可能引发人际冲突,甚至诱发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