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李德仁》札记.docVIP

读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李德仁》札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李德仁》札记

读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李德仁》札记   李德仁教授送我一本他的画集和手写《李德仁诗稿选》,展读之际,赏心悦目。我很爱看画却不通绘事,仅可从普通读者的视角,谈几点零星感受。李德仁教授通过刻苦自学,从一个原来学机械制造的中专生一跃而为国画研究生,再跃而为大学国画教师,三跃而为知名画家、教授、美术理论家,完成了艺术赛场上的“三级跳”,实属难能可贵。作为有自学经历的人,我能深深体会他对艺术事业的挚爱、求师问学的虔诚、昼工夜读的勤奋、苦心孤诣的追求。他说:“诗画技微寓远谋,偶疏轻漫便遗羞。文场岂是等闲地,国运民风赖此筹。”(《诗画》)绘画艺术是事关国运民风的一项文化建设,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寄托和精神体现。德仁对艺术的理解上升到如此高度,决定了他对艺术创作和理论探索的严肃认真的态度,有诗为证:“画绘技微托浩心,神思意气动乾坤。笔中自有苍生想,济世何戚名利身。”(《论画绝句》)而对这种热心济世安民的远大志向、不求个人名利的精神品格,那些用画笔沽名钓誉、争权夺利、自吹自擂、勾心斗角的人们,难道不觉得脸红么?李德仁教授的祖父善画善塑,父亲雅好史事。乃祖乃父的习染,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其在七岁童稚时即爱好美术文史。德仁拥有家学渊源,传承艺术基因,实乃一大幸事。由此可见,家风家教何等重要!孔子就多次问他的儿子孔鲤说:“学诗乎?”,“不学诗,无以言”,“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从北齐时的《颜氏家训》,到明清时名目繁多的童蒙读物的传播,对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建设,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发挥了既广且深的积极作用。不幸的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优秀的传统家庭文化被彻底破坏,其恶劣影响至今尚未彻底清除。当前,执政者觉察到信仰缺失的危机、文化断裂的威胁,开始提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家庭文化建设,看来中华民族复兴有一点希望了。   李德仁教授的学术成果除了很多在美术界颇有影响的单篇论文之外,前已出版过《学园艺丛--李德仁中国画作品集》、《东方绘画学原理概论》、《水墨画教程》、《道与书画》、《徐渭》、《艺术的含义》、《中国美术史》(合著)、《当代中国画品丛书》(合编)、《美术鉴赏》(主编)等大型著作。今年一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这本画集《李德仁》,多数为山水画,少量为人物画,其中兼收他的七律、七绝、道论、诗论、画论、书论等等。综观以上这些卷帙众多、内容厚重的各类论著,其突出特点是学识丰赡,见解超群。德仁手中有丹青,脑中有思想,书中有识见,这在当代画界实不多见。   从1956年至今,我在山西大学学习、工作已近60年了。其间,曾在艺术系(今美术学院)讲授过一段古代诗词。据我所知,从事美术创作者大多能画而不能诗,或不能文,或不能书,或不能治印,或不能进行美术史和美术创作理论研究。这种状况迄今没有改变,反而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李德仁教授则与此不同。他从入手学画的同时,便多方求师,钻研文字学、考据学、诸子学、书画鉴定学等等,着力提高国学修养,为美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此后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又涉猎了佛学、道学,研究了书法艺术和诗词创作,并且在这些学科专业上进行理论阐释,具有独到的学术见解。我的见闻有限,至少在山西境内,迄今尚未见到文化素养如此全面且丰厚的画家。从这个意义上说,德仁是“山西画界第一人”,我看并不过分。   中国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这是中国丰富的文化思想数千年赖以流传下来的根本保障。“道”即观念、学说,文字则是千百种观念、学说的载体。有人反对“文以载道”,声称他什么都不载,只载自己。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曾问一位作家:你在写什么?写自己。写自己的什么?生命。生命如何表现?精子的活动。我就写精子在女人子宫里的活动。这就难怪后来流行起下体文学、床上文学等种种不堪入目的污秽之作。李德仁教授坚持“以道论画”、“以画阐道”,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何谓德仁之“道”?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作品内容方面,尤重表达宇宙世事之道。”宇宙之道、世事之道的基本特征,我想前者可能是运转无穷,后者可能是生生不息。《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岂斯之谓乎?宇宙--自然界--日月星辰依时运行,花草树木依时生长;世事--社会界--人类依时而生而死,朝代依时而兴而亡。自然中的一切现象,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然自在的。德仁论道不喜用“规律”一词:“道非物质非规律,却乃物规合混一”(《论道绝句》)但我以为不受外力左右的自然而然--本然,便是宇宙、世事演变的最本质的唯一规律。艺术家按照宇宙、世事的本然去进行创作,是对艺术的高度忠诚。   山水是画家精神品格的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画家便会有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李德仁教授笔下的山,或顶天立地,高入云霄;或横亘大地,不见首尾;或屹立洪波,岿然不动。他笔下的水,或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咆哮,冲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