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_微生物学课稿.ppt

  1. 1、本文档共2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 长期来,人类在与有害昆虫作斗争的过程中,曾采用过多种手段,诸如物理治虫、化学治虫、绝育除虫、性激素引诱治虫和生物治虫(包括动物治虫、以虫治虫、细菌治虫、真菌治虫和病毒治虫)等,其中病毒治虫由于具有致病力强、专一性强、抗逆性强和生产简便等优点,故发展极快,前景诱人。 主要优点 (1)致病力强,使用量少 (2)专一性强,安全可靠 (3)抗逆性强,作用久长 (4)生产简便,成本低廉 缺点 杀虫速度慢、不宜大规模生产、在野外易失活和杀虫范围窄等。 本章小结 1. 病毒是侵害各种生物的分子病原体 真病毒 亚病毒 类病毒 拟病毒 朊病毒 非细胞生物 2. 病毒的基本结构 衣壳(蛋白质外壳) 核心(核酸) DNA:DNA病毒 RNA:RNA病毒 只含有其中一种核酸 核衣壳 一、类病毒(Viroid) 类病毒(viroid)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目前只在植物体中发现,所含核酸为 裸露的环状ssRNA, 其二级结构象一段末端封闭的短dsRNA分子。 1971年在美国工作的瑞士学者T. O. Diener在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potatospindletuberdisease,PSTD)中发现一条比一般病毒分子更小的10S的区带,他称它为 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类病毒 (potatospindletuberviroid,PSTV),它可使马铃薯减产20~70%。 类病毒的发现,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重大事件。 对生物学家来说,类病毒的发现为他们探索生命起源提供了一个新的低层次上的好对象; 对分子生物学家来说,类病毒是研究最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绝好材料; 对病理学家来说,类病毒的发现,为他们揭开人类和动、植物的各种传染性疑难杂症的病因带来了新的希望; 对哲学家来说,类病毒的发现,为他们长期以来有关生命本质的认识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拟病毒(virusoids)又称类类病毒(viroid-like)、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satellite),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拟病毒极其微小,一般仅由裸露的RNA(300~400个核苷酸)或DNA所组成。 二、拟病毒(Virusoid) 被拟病毒“寄生”的真病毒又称辅助病毒 (helper virus),拟病毒则成了它的“卫星”。 拟病毒的复制必须依赖辅助病毒的协助,同时,拟病毒也可干扰辅助病毒的复制和减轻其对宿主的病害,这可用于生物防治中。 拟病毒首次于1981年在绒毛烟(Nicotiana velutina)的斑驳病毒(velvet tobacco mottle virus,VTMoV)中分离到。 VTMoV是一种二十面体病毒,其核心中含有大分子线状ssRNA(RNA-1)、环状ssRNA(RNA-2)和线状ssRNA(RNA-3),后两者为拟病毒。实验证明,只有当RNA-1(辅助病毒)与RNA-2或RNA-3(拟病毒)合在一起时才能感染宿主。 植物病毒中的拟病毒 Eg.苜蓿暂时性条斑病毒(LTSV)、 莨菪斑驳病毒(SNMV)、 地下三叶草斑驳病毒(SCMoV)。 动物病毒中的拟病毒 Eg.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 它的宿主是乙型肝炎病毒(HBV) ①有助于探索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拟病毒是一种低分子量的侵染性核酸分子,因而易于进行细致的化学组分和结构分析;通过拟病毒与类病毒的结构与功能的比较,对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可能会得到更深入的了解。 ②有助于探索拟病毒与辅助病毒(RNA-1)间的相互关系。 拟病毒必须依靠辅助病毒的存在才能复制,而辅助病毒的复制却不需要拟病毒的存在。拟病毒的存在可以影响辅助病毒的产量和改变辅助病毒在宿主上的症状及反应的程度。 ③利用拟病毒这类低分子RNA来组建新的弱毒疫苗。 拟病毒又可称类类病毒,它与普通类病毒的差异在于它的侵染对象不是高等植物或动物,而是小小的植物病毒。根据拟病毒的存在可影响辅助病毒的产量和改变辅助病毒在宿主上的症状和反应程度的原理,有可能用它来人工组建具有防病功能的弱化疫苗。 ④对拟病毒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探索病毒的本质和生命起源等重大生物学理论问题。 拟病毒的研究的意义 三、朊病毒(Prion) 朊病毒(prion,virino)又称“普列昂”或蛋白质侵染因子(prion,是protein infection的缩写),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 hot 朊病毒由美国学者S. B. Prusiner于1982年研究羊骚痒病时发现的。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