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农药

傳統農藥 農藥的發展由早期利用無機物及天然物至往後迅速發展的有機化學合成品; 以殺蟲劑的發展來看,最早使用魚藤精及除蟲菊精等植物抽出物,後來合成有機氯劑如DDT、BHC等,在農業上及環境衛生上發揮革命性的防治效果。如本省在光復後大量使用DDT防治虐蚊,達到完全控制之效果而使台灣成為非疫區。但因有機氯劑在環境中殘存時間長且有生物濃縮性,現已禁用。隨之發展之有機磷劑及氨基甲酸鹽類如巴拉松、陶斯松等,效果快易分解,現仍被使用,但有許多對人的毒性高。合成除蟲菊類對人畜毒性低,也廣氾用於環衛用藥,但對魚蝦毒性高。生物性農藥如蘇力菌、核多角病毒等運用目前認為對人畜環境之影響最小,也是近年迅速開發之農藥。 農藥的正面效益 避免農作物蒙受病蟲害的損失。 提高農作物的品質。 增進人類的生活品質: EX: 消滅白蟻,除去瘧蚊 凡事總有其風險。 化學農藥: 功臣背後的汙點。 化學農藥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 農藥進入人體的方法 口服取食 皮膚吸附 呼吸吸入 作用的方式 高劑量、短期作用 通常是由於人為疏失或意外。 低劑量、長期作用 由於農藥的廣泛運用, 使得人難免會在生活中接觸到濃度很低的農藥. 尤其是使用農藥的農民, 他們所接觸的農藥量遠較一般人大許多, 也是最有可能受到化學農藥伐害的族群。 可能造成的傷害 致癌 有些農藥被認為是潛在的致癌劑, 比如說苯氧除草劑及其相關的化合物; 亦有流行定學的研究顯示, 長期接觸苯氧除草劑的農民其發生癌症的風險較一班人為高。 生殖效應 有研究顯示, 長期接觸農藥可能導致精子稀少, 畸胎等現象; 此外, 由動物實驗得知有35種以上的可能對動物的生殖系統變更有影響。 神經系統失調 有機磷的農藥作用與“神經氣體”作用原理一樣。其目標是除蟲,但人與其的長期接觸,也會神經系統中毒。 環境激素 有些有機氯農藥,如滴滴涕,硫丹,甲氧氯,狄氏劑和開蓬等,其作用與17 -雌二醇等內源雌激素作用類似; 它們可能直接與激素受體結合,產生對生殖系統的影響 有些農藥,如DDE,可以與雄激素受體相結合,阻礙體內內源雄激素與雄激素受體的正常結合,表現出抗雄激素的作用,其結果是導致某些生物體的雌性化。 化學農藥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 農藥的生物積累 化學品會在生物體內產生生物積累過程,雖然在環境中它們的濃度不大,但能透過食物鏈被濃集。 農藥的生物降解 總使用一種農藥,會刺激降解該農藥的微生物繁殖,這種微生物多了,再使用這種農藥,會加速該農藥降解。 害蟲的抗藥性 害蟲對農藥的適應性還導致害蟲對農藥的抗藥性,繼而影響農藥使用的投入和作物收成多寡。 農藥與單種栽培 雜草對除草劑也可產生抗藥性。“單種栽培”加速了雜草對除草劑的抗藥性。 使用農藥的次級效應 農藥使用的劑量尚不足以致命的情況下,對目標組織或非目標組織產生難以預料的危害。 農藥與大氣 有些農藥帶有揮發性,在噴撒時可隨風飄散,落在葉面上可隨蒸騰氣流逸向大氣, 再大氣中作長距離的遷移。 農藥與水體 向鄰近小溪和河流的農田使用農藥,棲居水生生物的水體將被污染。將農藥排放到水渠中,水生生態系統會受到傷害。 農藥與土壤 農藥被土壤吸附後,移動性和生理毒性隨之變化,而該農藥的特性決定了它在土壤中的分佈,它的降解速度及對環境的衝擊。 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的起源—造成的傷害 土壤性質劣化 危害生態環境 氮素化肥的大量使用對人畜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有機農業的定義 作物:稻作、果樹、蔬菜及 茶葉 定義:依據生態原理以進行食物以及纖維生產的一種管理體系,此體系的操作盡量減少農場外的各項生產資材,而是仰賴生態平衡的維持、增進、以及修補,盡量使得農場成為一個完整的有機體 (Organism) 或生態系 (Ecosystem)。? (美國 National Organic Standards Board - April 1995) 台灣有機農業之定義為「有機農業是一種完全不用或儘量少用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之生產方式。 有機農業的生產基準 環境條件 雜草控制 肥培管理 病蟲害防治 收穫、調製與包裝 適用之技術及資材 生產基準--環境條件 農地土壤重金屬含量應以不高於行政院環保署暫定之臺灣地區土壤重金屬含量標準與等級區分表所訂第三級標準為原則(附錄一);如有特殊情形,得檢附相關資料,送請輔導小組審議調整之。 水質應符合政府機關訂定之相關灌溉用水水質標準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