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临床用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特点 与药物作用有关的基本特点 水电解质调节能力弱,肾排泄能力低 血浆蛋白含量低,与药物结合能力弱 血脑屏障不健全 胃酸浓度低,胃肠蠕动弱 肝功能不完善 日龄变化对药物代谢的差异大 个体差异明显 病理状态下,生理功能变化显著 经口给药的吸收 胃粘膜发育不全 胃酸分泌少 胆汁分泌少 胃肠蠕动缓慢 主动转运机制弱 口服青霉素G、氨苄西林时,生物利用度增加 口服红霉素的血药浓度峰值出现晚 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减少 腹泻、缺氧时多数药物的吸收减少 胃肠蠕动缓慢,延长药物吸收时间 注射给药的吸收 皮下注射容量小、吸收少 肌肉注射不宜较大剂量和多次注射 静脉给药问题 刺激性药物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药物渗出引起组织损伤 药物高渗引起的颅内出血和坏死性肠炎(检测新生儿血渗量) 药物分布的特点 降低血药峰浓度 减弱药物最大效应 药物代谢缓慢 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水溶性药物到达靶器官速度加快 细胞内液少,药物在细胞内浓度增高 脂溶性药物游离浓度增高 血脑屏障不完善,脑组织脂质丰富,易出现神经系统反应 游离型药物和游离的胆红素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容易引起核黄疸 有利于脑膜炎的药物治疗 皮质激素、四环素、维生素A可引起脑脊液压力增高及脑水肿 药物容易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尤其导泻药和利尿药 苯妥英钠、皮质激素影响钙的吸收 雄激素和同化激素加速骨骺融合 四环素与钙盐形成络合物,影响骨质生长 药物生物转化的特点 新生儿肝脏的酶活性低 I期反应酶(cytochrom P450) 出生一周后达成人水平 II期反应酶 乙酰化酶出生后4周达成人水平; 葡萄糖醛酸结合酶在出生后8周达成人水平 吲哚美辛、水杨酸、氯霉素的t1/2延长 地西泮t1/2延长至38~120小时 苯妥英钠t1/2延长至30~60小时 氨茶碱t1/2延长至14~58小时 药物排泄的特点 肾小球数量少 肾血流量少 肾小球滤过率低 尿液pH值低 对水盐调解能力差 以原形排泄的药物排出速度下降 常用药物及主要事项 抗菌药物:过敏、第八对颅神经损伤 抗癫痫药物:中毒时发作增加 除卡马西平外,对认知功能的损伤 糖皮质激素:控制剂量,防止感染 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一 对药物反应超敏 吗啡的呼吸抑制 洋地黄、水杨酸中毒 氯丙嗪诱发的麻痹性肠梗阻 糖皮质激素诱发的胰腺炎 二 药物导致溶血、黄疸 药物与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 G-6-PD缺乏或维生素E缺乏的新生儿发生溶血几率增加 利福平和新生霉素可抑制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使血清胆红素水平上升 凡能抑制肠蠕动、抑制肠道菌群、损害肝功能的药物,使血清胆红素水平上升 新生儿核黄疸   胆红素脑病:由于新生儿血循环中胆红素过高,造成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脑神经细胞中毒,出现核黄染 血中胆红素高于12 mg%(204μmol/L),面黄、眼球黄染,手足心黄染,伴有精神差、嗜睡、不吃奶,甚至有高热、 惊厥等 核黄疸病死率高,即使存活也会留有后遗症——智力低下、手足抽搐、视听障碍、流口水等 新生儿核黄疸的原因 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  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运送能力不足  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  肝系统发育不成熟 肠肝循环增加 产程有窒息、缺氧 产后受冻、饥饿 血浆渗透压增高 (345 mmol/L)时,易引起胆红素沉积于脑组织 怀孕期间使用头孢噻啶、氨苄西林、异烟肼、利福平、苯妥英钠产生IgG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红细胞致敏 分娩时使用地西泮、丁呱卡因、催产素 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 酶诱导剂 苯巴比妥和尼克刹米 减少胆红素的吸收 活性炭;琼脂 抑制溶血 泼尼松、氢化可的松 减少胆红素形成 锡-原卟啉 降低游离胆红素水平 输入白蛋白 三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新生儿G6PD缺乏、谷胱甘肽还原酶不足 亚铁血红蛋白易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活性低 具氧化作用的药物促进高铁血红蛋白的生成(磺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出血 肝功能不健全,凝血功能低下 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药、皮质激素、氯丙嗪、庆大霉素等药物诱导 高渗溶液等引起的颅内出血 新生儿窒息 病因 胎盘血液灌注障碍、脐带功能异常、其他原因导致的缺氧时间过长 分娩时的药物作用、羊水吸入、肺炎、肺发育不良、心脏发育畸形等 新生儿窒息的药物治疗 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3~5 ml/kg加25%葡萄糖10 ml,5 min内脐静脉缓慢注入 强心剂:尼克刹米或1‰肾上腺素心内注射纠正心跳暂停 吸氧、放感染 新生儿惊厥 病因 围产期并发症(缺血缺氧、颅内出血) 代谢障碍(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 感染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