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 沉闷的课堂.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拿什么拯救你 沉闷的课堂.doc

拿什么拯救你 沉闷的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21-01   不否认,课堂上偶尔的沉默是另一种美丽;不否认,课堂上短时的静美是一种张力。   可是,当我们以各种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或给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或给他们认真思考的空间时,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却似乎认定了“沉默是金”。我们所追求的有活力、有深度、有厚度的课堂,最终成了沉闷的课堂。除去年龄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课堂的沉闷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与文本情感共鸣点的错位   古人云,言为心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文本触动学生的内心时,学生自然能有感而发,反之,则可能导致课堂的沉闷。   曾经听一位老师讲《台阶》,整堂课结构明了,思路清晰,但学生的鸦雀无声使得教者的激情显得尴尬。我很奇怪,这样一篇能触动人心灵的文章学生怎么无动于衷!   其实文章真的很好,质朴自然,深情满满。看着那些低着头的孩子们,看着他们各样的穿着打扮,我忽然想到一句话――父亲,你没那么沧桑。我想我们的孩子心底可能是这样认为的。其实,细想,他们也应该是这么认为。他们的父亲大都在40岁左右,与平时读到的一些文章中所述的“头发花白”、“两眼浑浊”、“爬满皱纹”之类相去甚远,那个是他们的爷爷甚至是太爷爷的样子。如此说来,孩子们要去理解的“父亲”其实是我们的父亲,这是一个错位。学生找不到一个情感的共鸣点,让他们怎好不沉默?   二、与教师对话聚焦点的错失   师生对话是一节课进行下去的主线。围绕一个或几个话题进行有深度有宽度的对话,对话的聚焦点要明确而清晰,否则,会出现教与学两方各说各的,或者教者唱独角戏的现象,从而导致课堂的沉闷。   仍以《台阶》这节课为例,教师本应该搭建一个平台或者还原某种场景,让学生去体会、去理解。可是部分老师却问学生,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学生沉默。学生本来就觉得离这个“父亲”比较远了,老师却来了个这么很“政治”的说法,师生之间对话的聚焦点的错失,让老师将自己的那种成人化、模式化的理解,硬生生地扔给了学生,学生能不沉默吗?   三、与同伴交流中心点的游离   小组合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使得学生之间在轻松氛围中充分交流,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然而,当某一种教学技巧只剩下形式的时候,其效果便会适得其反。   执教《蔚蓝的王国》这篇课文时,曾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读着“____”这样的句子,仿佛看(嗅、听)到了____,请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这样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主动走入文本,充分发挥想象,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但是在小组交流的时候,有的学生的答案是“用怎样的修辞手法达到怎样的效果”,有的同学仅仅将句子扩充了一下,全无想象和联想,有的同学虽然点明了句子,也说出了想象,但是想象与句子之间全无联系。面对此种偏离小组讨论中心,七嘴八舌,次序混乱,小组内的成员最终搞不清楚到底该怎样表达,于是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出现冷场局面。   综上所述,课堂沉闷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上三点,当然,不排除还有别的原因。那么我们该拿什么拯救你,沉闷的课堂?   其实很简单,就是给学生一个动起来的理由。   一、要会激发学生的情感   我们的情感体验不等于是学生的。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点,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整个课堂教学情味盎然。   比如教学《都市精灵》一课,该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主动深入文本呢?经过思考,发现往届学生对今昔对比鲜明的两只“大呆鸟”非常同情。于是我以两只“大呆鸟”作为情感切入点,以情牵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我是这样设计的:假如北京的那两只“大呆鸟”(或许这样的称呼更具悲剧意味)与文中的鸟兽可以相遇,它们一定会畅谈各自的生存状况吧,请以第一人称设计一段话,写出大呆鸟、红嘴鸥、白鸽、海狮、海鸟等动物的生存状况(其中“大呆鸟”为必选项),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自己这样设计的理由。   然后教师用PPT展示:比如,我是来自上海的白鸽,我生活得自由、快乐,在这里人们把我当成朋友,孩子的小胖手是我自由嬉戏的避风港,大人的肩头是我温馨的摇篮,瞧我多幸福!设计理由:因为第9节的“漫步”一词写出了鸽子悠闲自得的神态,鸽子无需担心危险的降临,而孩子和鸽子的亲密无间更是人与鸟和谐共存的完美诠释。   两只“大呆鸟”悲惨经历,以及教师的举例,为学生进入文本提供了一个情感上的突破口,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很快全情投入课堂,入情入境的进行了角色体验,由“大呆鸟”到动物的生存状况,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从而比较深刻地理解了主题。   二、要精心引导,耐心等待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囿于自己的预设,但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语文课就应该把文本交给学生,给学生架设桥梁,引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