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docVIP

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doc

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   教师群体学习文化的构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尝试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即以主题教研活动为依托,以课堂观察技术为手段,从专业的视角,用专业的行为,把教学理论、学科理论与课堂教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专业的生活方式,引导教师在研究和反思中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素养的提升。   一、几个关键概念的阐述和说明   (一)课堂观察:专业背景下的分工合作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研究主题,凭借自身感官 (如眼、耳等) 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从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课堂情境中及时记录教和学的行为,并依据相关理论和现场第一手资料再做深入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其最大的亮点是把所研究的问题或主题具体化为观察点,研究者们有分工有合作,将课堂中的连续性事件和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时空单元,对照观察量表就课堂的具体过程进行剖析,以此改进教学行为,探寻更为适切的教育教学策略。   (二)卷入式教研:专业引领下的思想碰撞   卷入式教研把由上而下的统筹与由下而上的研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全员卷入、全程卷入和实践性主题引领为特征,让不同状态的教师融入其中、浸润其中,围绕聚焦的问题展开专业的研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受到了这个磁场的魅力,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开放的心态来接纳新的教育观点和教育理念,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诉求。   (三)教研共同体:专业支持下的互惠成长   教研共同体是指参与学习研究的活动者围绕共同的研究主题,通过参与、会话、协作、反思等活动建构一个具有独特教研氛围的动态结构。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中说:“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 教研共同体为每一个人都创设了这样的互惠成长平台,成员提出的个人问题会迅速地转化为共同体的“公共问题”,对于教学、科研上的问题,成员们不逃避、不防卫,而是共同面对,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专业支持促进了共同体全体成员的成长。   二、构建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卷入式教研模式   (一)问题导向,确定教研活动主题   教研活动应根植于教师需求的土壤,聚焦一线老师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层层展开,将问题转化为一个个话题,引发教师的关注和思考。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在活动前期组织教育集团三至六年级近3000名学生参与了关于习作教学的一次网络问卷调查。学生的突出问题及分析如下:   Q10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写作目的过于功利化,不利于长期发展,主动写作的习惯有待养成。   Q12一般情况下,你写作文或日记之前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写作的主体情感,写作氛围需要营造,部分学生出现写作困难。   Q20习作时,你是否觉得有话可写,但不知如何下笔――学生“口欲言而未能”,写作技能技巧差,缺乏经验,亟需引导与帮助。   Q21你不喜欢作文的原因是――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没有兴趣。   这从一个方面暴露出当前习作教学的弊端和通病:无序、无法、无趣。另一项关于教师的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对作文教学有把握的仅占35.2%。为此,我们将这次“卷入式”研修的主题定为“回归写作的本真――小学体验式作文的研究”。   (二)异质组合,现场生成教研团队   本次教研是区域层面的活动,研究主题已提前半个月公开,两节体验式作文研讨课分别是王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习作“挑小棒”和陈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习作“舌尖上的家乡”,与会人员为来自全区20个学校的近百名语文骨干教师及省市知名专家、教研人员。为激活一线教师“草根”的内驱力,实现从“精英教研”向“大众教研”的转变,我们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全员参与保证覆盖面,所有与会人员签到后即可扫描活动二维码,进入“回归写作的本真”微信交流群,活动全程均可围绕“如何回归写作的本真”“如何上好作文课”等相关主题展开研讨、发表建议或提出问题,也可对现场的两节观摩课进行点评,会场大屏幕上将适时显示精华帖,活动结束后提交网上课堂评测表;二是采用摇奖的方式现场生成6个教研团队,每个教研团队6人,这6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校,有乡村小学,也有实验小学,这样就使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形成一个团队。实践证明,这种异质组合打破了固有的平衡,能够更好地形成互补关系,有利于教学策略和智慧的分享。   (三)课前会议,专业视角明确要求   课堂观察量表的介入让教研活动更具含金量,由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课前需要专家解读观察量表和相关注意事项,并由各小组组长阐述量表记载的注意点,明确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