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docVIP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doc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摘 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本文从探究教学、创设情境等方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求更好地学习知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兴趣;探究式;创设情境   任何学习都需要兴趣的启发,没有兴趣的学习也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校不断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和机会,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对知识不断探究,永葆热情。   一、运用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探究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是一种对学习的渴求,好的探究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对未知的渴望。探究学习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识的过程。   2.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1)探究性与主动性特征。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没有特定的知识体系,需要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进而自主筛选、确定具有价值的课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结论的生成途径。   (2)开放性与生成性特征。开放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它突破了以往的教育藩篱,突破了教学中的封闭和枯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远离枯燥的教材,亲近自然,对真实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深入了解,以开放的形态接纳一切形态的知识。生成性,是指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的目标会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会不断出现,以学生的亲身经历为标准,获得真切的内心感受和身体感觉,如此,教学课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得以发展,语文活动逐渐生成。   (3)实践性与整体性特征。实践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了解社会,强调实践参与和活动的整体性。学生在语文整体性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既是学习的决策者,又是学习的实施者。   二、创设情境、引导质疑,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活跃学生思维,增进知识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问题从质疑中来,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能够经常产生疑问,就会很好地激发其求知欲望。对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思维,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以疑问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对于问题的探究欲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三、动之以情,用情感激发兴趣   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其充当的角色不仅仅是教师,他亦师亦友,可以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和引导。一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感情化的教学,有时甚至可以适当煽情,营造一种感性的情境和激情涌动的气氛,引导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这种情境,体验某种感情,使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和激情投入其中,并与教师产生共鸣。   四、教师的教态要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具备语言能力,教学语言要生动感人,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语言情境投入其中,真切感受到语文的美好和文字的魅力;所讲内容还应通俗易懂,使学生易于理解又不感到生涩;教师还应注重声音和音调的训练,使声音悦耳动听,抑扬顿挫,婉转流畅;讲述过程要紧扣主题,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教师还要注重生活语言的修炼,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对话时要风趣幽默、得体准确,既能够以深刻的认知说服学生,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真挚。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至关重要,在动作上潇洒自然,落落大方,既可亲又自信,使学生被教师的魅力所吸引。教师的仪态具有示范作用,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教师都要注意仪态,保持自身的人格魅力。   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   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集体,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关注社会活动,热爱生活。教师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心和怜悯之心的培养,这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建立至关重要。感动是人的基本感情,但是抑制冲动却需要历练,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剧情,使学生体会感动和冲动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既生动又不刻意,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情感的把握和调控。   六、结语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语文观”,让语文走进学生生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也让语文走向社会,开掘广阔的语文资源,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王世堪.中学生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