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ADCC和CDC的策略 抗体Fc突变 改变抗体糖基化 Rituximab Fc的三维结构 Rituximab突变体与C1q的结合 主要研究进展 靶抗原的发现 抗体人源化改造及人源抗体制备 提高抗体效应功能 提高抗体表达量 其他 提高表达量的方法 应用扩增系统 GS/DHFR 弱化选择标记基因 应用有利于基因表达的元件 强启动子 强增强子 反式作用元件 位置效应(position effects) Cre-LoxP定点整合系统 抗体的糖基化 主要研究进展 靶抗原的发现 抗体人源化改造及人源抗体制备 提高抗体效应功能 提高抗体表达量 其他 抗体可变区和框架区的影响 抗体稳定性 可溶性 折叠动力学 表达 PEG化的抗体或抗体片段 重组多克隆抗体 重组多克隆抗体 优点: 可大量生产,批间稳定性好 结合抗原的亲合力高 识别多个抗原表位,对复杂靶抗原的 治疗效果好 对于易变的抗原也能有效 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1.医学检验试剂: ①传染病的快速诊断 ②寻找TSA及检测TAA ③免疫细胞抗原检测 ④激素测定 ⑤血中药物浓度监测 ⑥HLA分型监测 2.导向治疗作用 3.抗原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抗体靶向的酶前药治疗 ADEPT antibody directed enzyme rodrug therapy -S-S- 药物前体(无毒) 抗体与酶分子偶联 Tumor cell 毒性药物 2、ADEPT体系的构成要素 ①抗体 选择有效靶抗原:肿瘤细胞表面表达,分泌进入肿瘤细胞间质,常出现在血浆中,竞争 以具有不同的抗原靶向性的多种抗体与相同酶构建 IgG1 IgG2 或F(ab′)2 Fab ScFv重组的抗原结合蛋白 ②酶 不能用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酶 如:细菌、植物来源 有免疫原性 3类酶: a 无哺乳动物同源性的非哺乳动物来源 如羧肽酶、青霉素G(V)氨基化酶 避免内源性酶非特异性活化,可能诱发免疫反应 b 具哺乳动物同源性的非哺乳动物来源 如β-葡苷酸酶 人血液中低水平,催化能力弱, 最适PH5.4 E.Coli B-G最适PH6.8 羧肽酶A 大肠杆菌硝基还原酶(NR) 人体中NR对底物结构要求不同于细菌 c 哺乳动物来源酶 碱性磷酸酶、?-半乳糖苷酶 降低偶联物免疫原性 影响特异性 解决免疫原性:抗体或抗原结合域与酶或酶的催化部位组成融合蛋白,由E.Coli以活性形式生产 Tumor necrosis therapy utilizes monoclonal antibodies targeting intracellular tumor antigens on necrotic (dead) tissue. This method overcomes some of the limitations of current antibody-base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抗体药物的研究和应用 理想的抗体药物的性质 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Kd=108~1010L/M) 对人没有免疫原性,不诱导HAMA反应 游离抗体不激活补体 一旦结合到靶抗原上,能诱导效应功能 细胞系稳定,适合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 大规模培养 抗体符合生物制品标准 目前我国抗体药物发展的瓶颈 规模化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工程抗体高效表达系统 今后抗体药物发展的方向 寻找新的靶抗原 基于抗原立体结构设计抗体 基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设计小分子抗体 模拟物 人源抗体制备技术日臻成熟,全分子人抗体研究具有诱人的前景,临床应用有望进一步扩大,我国在抗体工程研究中应注重原创性,力争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可用单抗治疗的疾病 移植排斥 肿瘤 自身免疫病 心血管疾病 感染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 * 米尔斯坦(Cesar Milstein)和克勒(Georges Kohler)发明单克隆抗体技术(1984年医学奖)。 抗原库对抗体库筛选方法 提高抗体特异性和亲和力 Chain shuffling 计算机模建技术 定点突变技术 chain shuffling 原理示意图 L H L L L L H L H L H H H H H L 更高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