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法庭英语一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二十年法庭英语一览

近二十年法庭话语研究综论 胡海娟 摘要:法庭话语的研究是法律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外的发展尚不足二十年,国内则鲜有人涉足。本文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入手,把近20年来国内外对法庭话语的研究归纳为法庭话语的修辞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会话分析研究以及语用研究等四类,并分别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和总结。本文认为,对法庭话语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重英美法系研究,轻欧洲大陆法系研究,(2)重交叉询问和直接询问研究,轻法官语言,(3)国内研究多采用传统语文学的角度,很少涉及即席性和互动性很强的法庭话语,(4)国内研究所用语料基本上是书面语或经书记员转写的笔录,不是自然的法庭话语。因此,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从更多的角度,对真实的法庭话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丰富我们对法律语言的认识。 关键词:法庭话语 修辞 社会语言学 会话分析 语用研究 Abstract: The study on courtroom discourse, 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Forensic Linguistics,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either at home or abroa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t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Key Words: courtroom discourse, rhetoric, sociolinguistics, conversation analysis, pragmatics 1. 引言 法庭话语是在特定地点,按照特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具有不同目的的话语参与者主动或被动参加的,各自为取得一个符合自己目的和利益的结果,以互相说服为方式而进行的活动(廖美珍 2002)。法庭话语属于机构话语(institutional discourse)。机构话语的特征之一是受机构的制约。法庭是受规则制约程度最大的机构之一。因此,法庭话语严格受法庭这一机构的限制,其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在法庭审判上体现为严格的纪律约束;在审判过程上体现为严格的程序约束,庭审必须分阶段和步骤进行。法庭话语在很多不同于日常话语的方面。例如,法庭话语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说话人之间进行的真正谈话,因为法庭审判过程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为合议庭和法官所设计的,合议庭成员和法官才是法庭会话的真正接受者(Drew 1985)。在法庭会话过程中,谁说话、说什么以及什么时候说都必须遵循特定的规则。法庭话语作为机构话语有特定的为任何其他活动所不具有的严格的程序规范。这种特殊的机构话语近二十年来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可以说法庭话语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本文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入手,把近二十年年来国内外对法庭话语的研究归纳为法庭话语的修辞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会话分析研究以及语用研究等四类。本文认为,国内外学者到目前为止主要是从修辞、社会语言学、会话分析和语用等四个角度对法庭话语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下面我们将对这四个角度分别加以介绍和分析。 2. 法庭话语的修辞研究 修辞即语言中有关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的总和(王希杰2000:4)。亚理士多德曾将修辞作为一种技巧来研究,在他看来,修辞可以被定义为任何领域中的劝说技能(姜同玲 2002)。修辞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探讨为了满足不同交际目的而使用语言的艺术。 就庭审话语来说,国内的关注点似乎是起诉书、公诉词和判决书、代理词等法律文书。姜同玲(2002)从修辞的信息功能、情感功能、控制功能和人际功能对辩护词进行了具体分析,揭示了修辞对辩护词写作的重要作用。王洁(1999:84)、孙懿华、周广然(1997:238)研究了各类法律文书对同一事物表述的修辞差异。这类法律文书体现了法律工作者的辩护、说理艺术,但没有涉及即席性、互动性和动态性很强的话语。 孙懿华、周广然(1997:305-308)详细分析了根据案件性质、诉讼阶段、提问对象和目的的差异所采取的不同提问策略。讯问的对象是触犯了刑律的案犯,讯问处于任何诉讼阶段都是极为严峻的,都要非常讲究策略;询问的对象是证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询问则是以法理、事理、情理去启迪、教育、说服、调解,以求得消除隔阂,解决纠纷。他们认为,常用的讯问策略有如下几种:(1)抓住矛盾、利用矛盾;(2)声东击西、侧面迂回;(3)出其不意、攻其不备;(4)使用证据、粉碎幻想。询问包括两类:一是对刑事案件证人、被害人的询问;二是对民事案件当事人、证人的询问。孙、周对询问要领作了如下归纳:(1)依法询问,体现法的尊严;(2)区分对象,确定询问用语;(3)掌握心理,消除疑虑障碍。王洁(1999)把讯问时提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