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绪论课稿.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微生物学 Food Microbiology 王荣荣 绪论 1.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以及微生物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2.理解并掌握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和作用。 3.了解微生物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和发展史。 4.明确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 微生物及其生物学特点 一、微生物及其生物分类地位 (一)微生物的概念及其主要类群 微生物(microbe or microorganism)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或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与食品工业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是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和部分专门侵害微生物的部分病毒(噬菌体)等。 微生物的类群十分庞杂,它包括:非细胞结构的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和具有细胞结构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显微藻类等。 (二)微生物的生物学分类地位 18世纪中叶,动物界和植物界; 1866年,原生生物界; 20世纪50年代,原核与真核的概念; 1957年,四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动物界和植物界; 1969年,五界:真菌界; 1977年,六界:病毒界; 1978年,三原界分类系统:古细菌原界、真细菌原界、真核生物原界; 1990年,菌物界 二、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与作用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生长旺盛、繁殖快 分布广、种类多 适应性强、易变异、易于培养 分布广、种类多 微生物分布非常广泛,可以说微生物无处不有,凡是有高等生物生存的地方,都有微生物存在,甚至某些没有其他生物生存的地方,也有微生物存在。 微生物种类繁多。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微生物约有10万种,有人估计目前已知的种只占地球上实际存在的微生物总数的20%,微生物很可能是地球上物种最多的一类。微生物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但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仅开发利用了已发现微生物种数的1%。 适应性强、易培养、易变异 微生物对环境条件尤其是恶劣的“极端环境”具有惊人的适应力。例如,多数细菌能耐0℃到~196℃的低温;在海洋深处的某些硫细菌可在250℃~300℃的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一些嗜盐细菌甚至能在饱和盐水中正常生活;产芽孢细菌和真菌孢子在干燥条件下能保藏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耐酸碱、耐缺氧、耐毒物、抗辐射、抗静水压等特性在微生物中也极为常见。  这非常有利于微生物通过体表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就使它们的“胃口”十分庞大。而且,微生物的食谱又非常广泛,凡是动植物能利用的营养,微生物都能利用,大量的动植物不能利用的物质,甚至剧毒的物质,微生物照样可以视为美味佳肴。如大肠杆菌在合适条件下,每小时可以消耗相当于自身重量2000倍的糖,而人要完成这样一个规模则需要40年之久。如果说一个50kg的人一天吃掉与体重等重的食物,恐怕无人会相信。 第二节 微生物学及其发展 一、微生物学及其分支学科 (一)微生物学及其研究内容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应用的科学。是在群体,细胞或分子水平上 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工业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微生物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造福人类。 (二)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1.根据基础理论研究内容不同,形成的分支学科有: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生物化学、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生态学等。 2.根据微生物类群不同,形成的分支学科有: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放线菌学等。 3.根据微生物的应用领域不同,形成的分支学科有:工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等。 4.根据微生物的生态环境不同。形成的分支学科有:土壤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等。 二、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一)微生物学的史前时期 在古代,虽然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微生物,但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我国就有利用微生物酿酒的历史。《范胜之书》、《齐民要术》都有体现人们利用微生物的经验。 这从历史上曾遭受多次严重的瘟疫大流的行事实得到充分的证明,如鼠疫(黑死病)、天花、麻风、梅毒和肺结核(白疫)的大流行。直到今天,也还有爱滋病等新的严重传染病在出现和流行。 公元6世纪,第一次鼠疫,埃及、阿富汗、意大利等,死亡1亿人;14世纪,第二次,欧洲约死2500万人口,亚洲4000万(其中中国1300万);第三次,香港、印度地区死亡100万人口。三次共计2亿人。 植物病源微生物对农作物的危害也有类似情况。例如,19世纪中叶欧洲发生的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 所以,人们当时对待眼前的微生物往往表现出“视而不见,嗅而不闻,触而不觉,食而不察,得其益而不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