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生产工艺课稿.ppt

项目四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生产工艺课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 氨基酸类药物生产的四大方法 赖氨酸的提取方法 胱氨酸的生产方法 项目四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生产工艺 知识目标: 【明确】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熟悉】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生产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掌握】典型多肽和蛋白质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及其操作要点相关参数的控制。 能力目标: 能够进行典型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生产相关参数的控制、普通制药设备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工作,并能编制相应的生产多肽和蛋白质的工艺方案。 项目引导 多肽及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生化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生化物质。组成多肽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通常10--100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多肽,一条或多条多肽链可组成蛋白质。多肽一般没有严密并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比较易变,具有可塑性,而蛋白质分子则具有相对严密、比较稳定的空间结构,这也是蛋白质发挥生理功能的基础。多肽和蛋白质都是氨基酸的多聚缩合物,而多肽是蛋白质不完全水解的产物。 任务一 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生产技术认知 知识目标: 掌握多肽类和蛋白类药物的基础知识,熟悉它们的生产技术。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多肽类和蛋白类药物。 重点与难点: 多肽类和蛋白类药物的生产技术。 (一)多肽类药物的种类和功能特性 1.多肽类药物的种类 (1)多肽激素:垂体激素、下丘脑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激素、肠胃道激素和胸腺激素等。 (2)多肽类细胞生长调节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转移因子(TF)、心钠素(ANP)等。 (3)含有多肽成分的其他生化药物:包括骨宁、眼生素、血活素、氨肽素、妇血宁、蜂毒、蛇毒、胚胎素、助应素、神经营养素、胎盘提取物、花粉提取物、脾水解物、肝水解物、心脏激素等。 2.多肽类药物的功能特性 (1)作为生理活性的调节因子; (2)多肽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1×10-7 mol/L浓度就可发挥活性; (3)分子小,结构易于改造,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生产; (4)活性多肽的合成过程往往是由蛋白质经加工剪切转化而来的。 (二)多肽类药物的药用价值 降钙素 促肾上腺皮质素 加压素 (一)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种类 1.蛋白质的结构 蛋白质的基本化学组成是20种常用的L型a--氨基酸(甘氨酸和脯氨酸除外),平均含氮量为16%,这是蛋白质元素组成的一个特点,也是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理论基础。 有些蛋白质除蛋白质部分外,还有非蛋白成分,称为辅基或配基,这样的蛋白质称为结合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变化范围很大,小者数千,大者数千万。其分子的大小已达到胶粒1--100 nm范围之内。 2.蛋白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沉降系数 S是指每单位引力场的沉降分子下降速度。它表示分子的大小特性,其数值受分子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在较小的离心力作用下,大颗粒的沉降速度较快,沉降常数也大。 ②摩擦系数 颗粒沉降时所受阻力与沉降速度成反比。分子越紧密,它在溶剂中的摩擦阻力就越小,沉降就越快;分子越不规则,摩擦阻力就越大,沉降就越慢。 ③扩散常数 指单位浓度梯度、单位时间和单位扩散面积下扩散的量(D),与上述三种条件成正比。当温度和溶剂一定时,D值越大说明分子越小,越容易扩散。 ④溶液的黏度 在一定溶质浓度下,溶液的黏度取决于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形状。高度不对称的分子和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球形蛋白质相比,具有较高的黏度。 (2)化学性质 ①两性解离与等电点 蛋白质分子至少具有一个游离氨基和一个游离羧基,因此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具有两性解离的性质。不过因为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较多且有支链,是多价电解质,解离情况远比氨基酸复杂。 ②与茚三酮反应 与氨基酸一样,蛋白质也具有茚三酮反应,反应原理与氨基酸反应一样,该反应是蛋白质鉴定的重要依据。 ③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中含有多个和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所有蛋白质及二肽以上的多肽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形成紫红色或蓝紫色化合物。用此法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或测定其含量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