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历史知识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历史知识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1.西周的建立:时间:前1046年 建立者:周武王 经过: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重要战役:牧野之战 性质:奴隶制国家政权 2.西周的灭亡:时间:前771年 原因:①王室衰微 ②西部少数民族来犯 结果:①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目的: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主要的诸候国:燕、鲁、宋 诸候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分封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给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国内进行再分封,建立武装,设置官员,征收赋税. 义务:①定期朝贡 ②提供军赋和力役 ③服从周天子 作用:①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天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②后来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 特点:①以宗法血缘关系为主要基础; ②层层受封; ③分封对象的多样性; ④实质是地方分权 演变历程:①西周确立(盛行),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原因: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 ②分封制自身的弊端,诸侯的相对独立性大;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②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对分封制公开挑战,分封制走向崩溃; ③战国时期废除,秦统一后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 ④西汉前期死灰复燃。 【古代典籍中对西周分封制的记载】 材料一:“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苟于·儒效》 材料二: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 《吴大伯世家》:“吴大伯、大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予,而王季历(指周文王之父)之兄也。” 《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 《燕召公世家》:“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商,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晋世家》:“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 《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史记·世家》 思维点睛:材料一反映了分封诸侯的数目,材料二中反映了西周封侯共有三种情况:一是同姓王族,是分封的主体,其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地,或处于战略要地,如成王弟封于晋;、召公封于燕等;二是异姓功臣,如封姜尚于齐等;三是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如舜后代封于陈、黄帝后代封于楚等。当然,分封制度下异姓封国的情况不尽相同,功臣、姻亲的待遇与亲族类似。周朝的分封制规定,被封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这些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西周通过分封制,开拓了疆土,巩固了统治秩序,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问题上的矛盾。 2.宗法制 含义:按照父系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目的:巩固统治秩序,巩固王权.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问题上的矛盾. 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 ②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③大宗、小宗形成庞大的宗族网,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 ②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大宗和小宗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血缘上是兄弟关系); ③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作用:①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③成为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①两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②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③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 【西周时期的宗法等级制度】 材料一:“天予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桓公二年》 材料二:“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左传·昭公七年》 材料三:“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予,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吕氏春秋·审分·慎势》 思维点睛:上述三段材料反映了与西周分封制密切相关的宗法制度。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严格确立了大宗、小宗体系,凡是嫡长子承位可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