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生产技术-第一章幻灯片.pptVIP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尿素生产技术发展 1773年 化学家鲁埃勒(Rouelle)将人尿蒸发并再用酒精抽提后首次得到尿素结晶。 1828年 德国化学家武勒(Wohler)采用氰酸与氨反应得到了白色结晶-尿素。在人类历史上,这是第一次用人工方法从无机物制得有机化合物尿素,打破了当时流行的“生命力论”,成为现代有机化学兴起的标志。用人工方法从无机物制得尿素,这对科学是一大贡献。 继此之后,又出现了制备尿素的其他方法。唯一成为当代尿素工业化基础的是由NH3和CO2合成尿素的反应(NH3和CO2相遇成为氨基甲酸铵、长时加热 NH4COONH2 = NH2CONH2 + H2O) ——1868年俄化学家巴札罗夫发现。 1922年 以NH3和CO2直接合成尿素的方法实现工业化生产。世界上第一座以NH3和CO2为原料生产尿素的工业装置。德国法本公司( I. G. Farben)在奥堡(Oppau)建成并投入生产,采用热混合气压缩循环方法。 二、尿素生产技术发展 2NH3+CO2 CO(NH2)2+ H2O+Q 反应受到化学平衡的限制,NH3和CO2合成只能部分转化为尿素(转化率),反应物中有未反应的NH3和CO2存在。 生产尿素常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① NH3与CO2原料气的供应及净化; ② NH3与CO2合成尿素; ③ 未反应物的分离与回收; ④ 尿素溶液的加工。 二、尿素生产技术发展 未反应物的回收利用问题: 按未反应物分离与回收的方法不同,分为:不循环法、半循环法、全循环法、气提法。 20世纪初,工业规模的合成氨生产开始形成,相继出现了各种生产尿素的工业装置。 20世纪30年代,建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连续不循环法尿素装置,即所谓一次通过法。 二、尿素生产技术发展 40年代,出现了半循环法和高效半循环法工艺。半循环法回收未反应的过剩氨,高效半循环法还回收部分氨基甲酸铵。 50年代,出现了全循环法——尿素生产原料获得回收利用的飞跃。全循环法曾经有过多种类型: 1) 热气循环法。未反应的NH3 和CO2 以气态从合成液中逐出,以热气体混合物的形式进入压缩机加压,再返回合成塔循环使用。由于NH3和CO2 的混合物在较低温度下会产生氨基甲酸铵结晶而堵塞管道,所以必须在高温下进行压缩操作。该流程工艺简单,但动力消耗大,腐蚀严重。这种方法早已不用。 二、尿素生产技术发展 2)悬浮液循环法(矿物油全循环法)。氨基甲酸铵以在矿物油中悬浮的形式返回合成塔。此法亦弃之不用。 3) 气体分离循环法。从合成液中逐出的未反应的NH3 和CO2 气体混合物经选择性吸收剂分离,再分别返回系统,这可以防止NH3 与CO2 化合而出现结晶的可能性,吸收液再生后循环使用。作为选择吸收氨的吸收剂有硝酸尿素水溶液、磷酸铵水溶液、重铬酸氨水溶液等。作为选择吸收CO2 的吸收剂有乙酸胺水溶液、热碳酸钾水溶液等。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流程复杂,能耗高。 二、尿素生产技术发展 4) 水溶液全循环法。未反应的NH3 和CO2以气态形式与尿素水溶液分离后,用水吸收为水溶液,再用泵送回系统,包括气液分离、液体吸收、气体冷凝等几个步骤。该工艺比前述几种方法简单,因而发展比较快。 1956年由斯塔米卡邦设计的第一家工业规模的尿素厂投入生产。1958年凯洛格公司(Kellogg) 在美国使用蒙特卡梯尼的全循环工艺建成了日产200 t 的尿素工厂。1958 年日本建设的全循环法尿素工厂也开始运行。当时较有名的技术还有美国的凯米科法(Chemico) 、杜邦法(Du Pont) 和瑞士的伊文达法( Inventa) 等。 二、尿素生产技术发展 5) 气提法——尿素生产发展过程又一次飞跃。 20世纪60年代初期,斯塔米卡邦与DSM的研究中心一起开发了新的尿素工艺———二氧化碳气提法,并于1967 年建成工厂投入生产,使尿素生产的能耗大为降低。 意大利的SnamProgetti 也于1966 年建成了第一个以NH3作为气提气的氨气提法尿素工厂(日产70 t) ,其设备采用框架式立体布置,而且NH3直接加入气提塔底部,为第一代氨气提法。70 年代中期SNAM改进了设计,设备改为平面布置,而且也不直接向气提塔加入气氨,即所谓的自气提工艺或称为第二代氨气提法工艺。 二、尿素生产技术发展 1980年日本三井东亚又开发了一项结 合传统的水溶液全循环法和气提法特点的 新工艺,即节资降能新工艺,简称ACES。 20世纪80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