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
如果对病原学诊断不重视,会导致抗菌药物使用的泛滥和耐药菌的产生。进而可导致医院感染病例的大量漏诊和医院感染暴发的危机。
一、血培养指征
患者出现寒战,体温超过38℃或<36℃,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怀疑血流感染时,尤其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抽血做细菌和真菌培养:医院内肺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72h;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临床医生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的其它情况。
二、采血时机
一旦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应立即采血做血培养,最好在抗菌治疗前或停用抗菌药物24h后(或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以寒战或发热前一小时采集为宜。
三、采血流程
1、准备:做好手卫生;检验血培养瓶有无破损及有效期。
2、消毒:用消毒液消毒培养瓶橡皮塞待干燥后使用;皮肤消毒用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5cm以上,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常需30s以上)穿刺采血。
3、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无菌穿刺取血后,排尽针头内空气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或用头皮针取血时,应换针头),先注入厌养培养瓶,然后注入需养培养瓶,避免注入空气,轻轻混匀以防凝固。近年来临床普遍采用负压血培养瓶,将血从患者静脉直接吸入血培养瓶,减少污染环节。
(三)注意事项
1、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否则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管易被皮肤正常菌群污染。
2、采血次数:对于成年患者,应该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在两个不同部位分离到同样菌种才能确定是病原菌。只采单一的血培养是不允许的。在采取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无需重复采集血培养。
3、细菌性心内膜炎:在24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2次。
4、采血量:成人每次每培养瓶采血不少于10ml,婴幼儿每次每培养瓶采血不少于2ml。采血量过少会明显降低阳性率。同时采集多种血样时应先注入血培养。最好在5分钟内采集从不同部位获得2-3套血培养(40-60ml血液)
5、未用的培养瓶需保存在15~25℃室温即可。
三、运送要求
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2h内。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宜置于室温环境。血培养瓶送到检验科放入培养箱前,不应暂存于冰箱内。注明采样时间和送检时间。禁止将渗漏的标本送往实验室。
研究结果表明:
?一瓶血培养的阳性率为65%
?二瓶血培养的阳性率为80%
?三瓶血培养的阳性率为96%
我们应该追求:“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针对性病原学治疗”
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一、采集目的
一般可用于普通细菌、分枝杆菌、真菌和军团菌的涂片或培养检测,经气管穿刺吸引物可用于厌氧菌的检测。
二、一般原则
1、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2、宜采集清晨第二口痰液。
3、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一次,连续2-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样送检,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4、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三、采集方法
(一)自然咳嗽法与雾化导痰法
1、准备:无菌容器(盒)、生理盐水(250ml或500ml)、化验单。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
2、无痰或痰量极少者可用3%-5%氯化钠溶液5ml雾化吸入约5min后留取痰液。
3、如有可能,应在医务人员直视下留取清晨第二口痰。嘱咐患者留取前摘去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后反复用生理盐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置无菌容器内。应尽可能防止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混入样品,不应用纸巾包裹痰液。
(二)支气管镜法
鼻或口腔插入支气管镜。常用采集方法有经支气管镜吸引、支气管肺泡灌洗、防污染毛刷采样或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等。
(三)经人工气道吸引法
1.准备:负压吸引器、生理盐水、一次性吸痰管、无菌手套、无菌容器(试管)、化验单。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将患者头部转向操作者一侧。
2、进行手卫生后将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拆开,连接吸引器,调节吸引器至适宜负压(成人:40.0~53.3kpa;小儿:<40.0kpa)。
3、将一次性吸痰管外包装去除,戴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4、折叠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插入口腔或鼻咽腔或人工气道至适宜深度,放开吸痰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见吸痰管内有痰液吸出,即折叠一次性吸痰管退出,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分离(使用人工呼吸机者,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前后需吸入高浓度氧气1~2min)。
5、将痰液注入无菌容器(试管)内,如痰液黏稠可用一次性针筒向吸痰管末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将痰液冲入无菌容器(试管)内
四、运送和保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ppt.ppt
- 腹膜透析.ppt
-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循环的处理-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pt
- 自伤学生危机处理.doc
- 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进展及手术技巧2011-12-10.ppt
- 自体胶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ppt.ppt
- 自动化控制教学团队业绩.doc-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doc
- 自动调节百叶窗工力论文.ppt.ppt
- 腹部评估.ppt
- 自尊自爱,注重仪表二、真诚友爱,礼貌待人三、遵规守纪.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