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省邻水中学高2017级国庆考试历史题.doc

四川省邻水中学高2017级国庆考试历史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邻水中学高2017级国庆考试历史题

邻水中学高2017届(高三上)第一学月考试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西周制定了严格的分封宗法制度;东周出现“军功授爵”制;秦末农民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的呼号;而西汉出现第一个平民皇帝……。材料反映了 A.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 B.“血缘决定命运论”遭到冲击 C.春秋战国礼乐崩乱的现状 D.平民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升 2.“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十年磨一剑”……上述成语词组最能够集中展现 A.中国语言文化精炼之美 B.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精神、 C.古代中国的工匠精神 D.儒家格物致知的精神追求 3.“常态的情况下,他们(中国古代农民)是政治的莫名其妙的观众和国家权力的俯首帖耳的受众,表现出的是低调的集体意识和政治意识。”古代中国农民对政治“低调”的主要原因是 A.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 B.统治者严酷统治镇压的结果 C.小农自然经济的影响 D.佛教、道教长期熏染的结果 4.右图为明前期作品《孔子讲学图》,图绘孔子端坐讲学,群弟子或受教,或侍立,并绘山石树木等。此画布局严谨,线条精细,人物众多,形神俱备,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作为直接证据此画可以用来研究 A.明代的绘画艺术 B.明代书院讲学之风 C.春秋时期私学兴起 D.孔子有教无类思想 5.据《史记》记载:到春秋晚期留存有诗歌3000多篇,后来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诗经》,就剩下了305篇。对孔子“删诗”合理的解释是,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 A.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B.背离了儒家倡导的封建纲常 C.时间久远脱离现实 D.反映了未受教化的民众生活 6、“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该思想属于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7、据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遭到诸国反对,认为这么做是“上逆于天,下不顺于人”的倒行逆施。这表明当时 A.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B.国君之位争夺激烈 C.宗法礼制仍然受到重视 D.周王干涉他国内政 8.学者侯建新指出:“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 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9.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 A.一定程度上减少选官随意性 B.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C.注重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准 D.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10.史载:某日宋太祖与石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守信等忙问原因,他说:“人熟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这反映当时 A.军事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B.大臣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C.节度使的权力比皇帝大 D.宋太祖未能掌握军队的控制权 11.《广阳杂记》:“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由此焉转输。天下有四聚:江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材料叙述的是 A.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B.唐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达 C.南宋江南地区的物资转输 D.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的区域分工 12.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该言论 A.主张格物致知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强调心外无理 D.否定儒学正统地位 13.《中国历史十五讲》说:“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一“政治制度”是指 A.郡县制度 B.皇帝制度 C.行省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14.明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