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道,师爱无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有道,师爱无痕

教育有道,师爱无痕 作者:福清市六一中心小学  王建明 【内容摘要】:师德的核心内容就是“师爱”,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应该全身心地去爱学生、爱教育。这种爱包含着四个要素,即倾听、付出、尊重、宽容。身为人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无私地付出,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也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 【关键词】:师德 核心 倾听 付出 尊重 宽容 【正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的确,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一个师德高尚的老师一定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然而我们的大多数教师不是缺少爱心,而是不知道如何去爱,他们爱的不是眼前实实在在的孩子,而是错误地按照自己的标准去把孩子理想化。有这样一则故事:爱神使者丘比特问爱神阿佛洛狄忒“LOVE(爱)的意义在哪里?”阿佛洛狄忒说:“L”代表Listen(倾听),爱就是要无条件、无偏见地倾听对方的需求,并且予以协助。“O”代表Obligate(付出),爱需要自己不断地付出更多的爱,无私地去灌溉爱之苗。“V”代表Valued(尊重),爱需要展示你的尊重,表达体贴、真诚的鼓励。“E”代表Excuse(宽容),爱就是仁慈地对待,宽容对方的缺点与错误。我想,教育中的LOVE(爱)更是如此!师德核心便是包蕴在这个大写的LOVE里的“倾听、付出、尊重、宽容”。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出,“师爱”是教师通过倾听、付出、尊重、宽容等让孩子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感受成长的快乐,热爱生命的美好! 用心灵去倾听 倾听,是一种师生间心与心的对话,是双方和谐沟通的桥梁。倾听能够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身体状况、情感波动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价值取向,能够获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教学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以及无限的期待,给予学生无尽的信心与勇气,让学生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倾听,首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这样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才会畅所欲言。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也是如此实践倾听的教育艺术的,在一次班队课上,我让学生以《老师,我想对您说……》为题对我说说心里话,哪怕只言片语,只要是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就行。由于话题贴近学生内心需求,他们热情高涨,踊跃举手发言。聪明好动的林捷第一个发言:“您是一位有学问的老师。一次读了您写的一篇文章,看着那时我是多么羡慕佩服您啊!可是说真心的,您太严厉了,经常皱着眉头,您应该爱笑一点,让我们时刻看到您的笑容。”叶伟也不甘示弱:“您是一位好老师,但您对我们了解不够,同学做错了事,您总是声色俱厉,什么时候站在我们的角度想问题呢?”班长林燕说:“老师,下课后,请您多到教室来坐坐,轻松愉快地和我们谈心,做游戏,也品尝一下我们小学生的快乐吧。”……想不到这童言无忌的心里话牵出了这么多婉转、中肯、客观的批评,这使我不得不扪心自问:你关注学生的需要了吗?而要关注学生的需要,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即使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不准确,也要认真倾听,努力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见。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的,才会打动心灵的深处。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生命需要,必将创造出瞩目的奇迹!离开了需要谈教育,无异于舍本逐末,又如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真正的倾听比语重心长的教育更有作用。 付出是一种境界 教育是一种教师全部的爱无私奉献的付出。这种爱,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不是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情感投资”,而是一种朴实无华的慈母之爱,真诚平等的朋友之爱,这种爱的付出,应该是连绵不断地如涓涓细流,终年流淌于平凡的琐事中:学生失意时热情的询问、细心的剖析;学生犯错时必要的警示、合理的规范;学生成功时赞赏的目光、鞭策的话语;学生生病时温暖的问候、轻柔的抚摸…… 有这么一则哲理故事:一位在深山修行的老禅师月夜散步归来,发现一个小偷在他的茅屋偷东西,老禅师知道屋里实在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便从容走进屋里,脱下自己身上的大衣披在惊魂未定的小偷身上温和地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啊!”望着消失在夜色中的小偷的背影,老禅师感慨地说:“但愿我能送他一轮明月,照亮他在夜晚的前程。”第二天早上,当老禅师打开房门的时候,发现昨晚送给小偷的大衣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门口。禅师满怀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老禅师看似小的付出却让小偷得到一轮“心灵明月”,这就是付出的魅力! 这个哲理在成功的教育中同样可以得到映证。前两年,我刚接手学校501班时真的很头疼,班上男生人数多,学生来源很复杂。有五个单亲学生,这些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