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技术发展趋势与伦理学的碰撞
生物技术发展趋势与 伦理学的碰撞 南通医学院 陈 莉 前言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人类诞生一刻起就不断碰撞、融合。每一次科学的进步都需要经历与伦理、法律甚至宗教的冲击。我们作为自然科学阵营的一份子面对挑战,应该端正科学态度,确定价值选择,确定研究目标,不说能为科学事业添砖加瓦,也应为社会、为时代、为我们的医学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一、分子生物技术发展简史 生物技术是最古老的技术,我们祖先最早的制酱、酿酒、造醋等。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技术飞速发展。1953年春,Watson和Crick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九百字的散文诗,诗中描绘了精巧的螺旋状的DNA结构,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推想。人和生物体的最基本生命单位是细胞,细胞的形态、功能与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密切相关。20种结构不同的氨基酸按其组成和排列顺序的不同构成成千上万种大小不等、功能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构成由细胞内遗传信息所决定。 遗传信息储存于细胞核染色体的DNA中,DNA分子由两条很长的螺旋形状的相互结合的“链”所构成。每根链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由碱基、戊糖(脱氧核糖)和磷酸三部分组成。按碱基成分的不同,核苷酸分为四种,即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和T(胸腺嘧啶)(RNA时为U),由碱基A-T,G-C形成氢键,相互配对,两条DNA链便可粘连在一起形成双螺旋结构。 美国50个州中已有40个通过了遗传隐私法和遗传反歧视法以禁止在雇佣过程中或健康/人寿保险时进行遗传歧视。联邦政府(EEOC,1995)已经决定把遗传歧视列入美国残疾人法(ADA),那样,可通过集体购买保险的雇主将不能因遗传缺陷对职员进行歧视或拒绝雇用。 随着对个体基因结构知识的增加及其所产生的后果进行的调控,最多只能算是一张拼缝而成的棉被,难免捉襟见肘。 既使是新颁布的 Kennedv-Kassebaum法案(HIPPA)也只是防止遗传危险人群,失去保险,它并未禁止保险公司使用遗传资讯,也并未禁止他们对某些人群提高保险收费或降低赔付额。 现在还不明确是否所有保险公司都将使用遗传资讯以“平整运动场地”,从而减少“不良选择” (觉得有可能获得赔付时才购买某种保险的倾向),并能适当将费用摊到那些招至高赔付的人身上。 “如果不只是用胚系基因治疗来使机体恢复健康,而是用它来使健康的机体更好呢?如果用它来加强各种精神 力量,改变皮肤颜色,或是用来塑造一个更好的田径运动员,那又会怎样呢?” 即遗传强化。 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 (1993)的一篇社论提到,我们应当运用这种新发现的分子力量来加强我们的正常功能(如一种分子整形手术)。 许多顾问团体(科学以及宗教团体)已经注意到,对肉体疾病的基因治疗是符合伦理观念的,这类基因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获得了广泛的赞同。这和使用不同药物或进行某些器官的移植来治疗和改善疾病状况的作法没有什么不同。 目前,基因治疗被严格控制使用在所谓“肉体”疾病的治疗上。这意味著基因治疗的目标是那些寿命短并会随病人一同死去的细胞。这些基因不会进入到生殖器官(睾丸或卵巢),因而不会传递到下一代(所谓胚系基因治疗)。但是,我们不知道一但主要的技术难关被攻克以后,基因治疗还将用於何处? 近来的讨论已经转向胚系基因治疗的问题。人造染色体(HAC)的来临和我们对基因的处理能力说明我们进行生殖系基因治疗的日子为期不远了,当然,这也带来了“优生学”问题。 七、优生学 改善提高人类素质的想法自古就有,其中充满偏执狂热。“纳粹及其他类似的人之所以没有能实现他们优生改进的梦想,恐怕多少是因为科学没那么进步,”生物伦理学家凯普兰说:“现在,请看,科学就要进展到那里了!” 。 优生学这个词由达尔文的侄子Francis Galton在1883年提出,它可分为主动优生学(积极培养具有“优良”基因的个体以改善“基因池”)和消极优生学 (阻止那些携带“不良”基因的人婚配或出生)。 希特勒及其同伙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十分关注他们的优生学(“所有的政治都是实用生物学”),而且优生学在美国也曾一度猖撅,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非移民法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精神病院病人的强制绝育。实际上在三十个州对超过6万个病人进行了强制绝育。 “我很想知道基因信息可以买卖、人们可以采购较好基因之后,人会变成什么样子。”凯普兰沉思地说。“目前迹象不妙。恐怕有人会制造市场需求,先想办法让大家觉得非得给胎儿和繁殖伴侣做基因检验不可。不久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