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单元练测3(09语文版必修4).doc
第二单元 单元练测3(语文版必修4)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葳蕤 遗施 哽咽 主薄
B.扶将 窈窕 伶聘 公姥
C.思量 誓违 许和 怅然
D.婀娜 掷躅 嗟叹 煎迫
解析:选C。A项,薄—簿;B项,聘—俜;D项,掷—踯。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仲卿母所遣 县令遣媒来
B.莫令事不举 举言谓新妇
C.慎勿违吾语 戒之慎勿忘
D.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来人
解析:选C。A.①古代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②派遣;B.①成全、完成,②拿;C.告诫;D.①辞别,②告诉。
3.下列各句中有偏义复词的一组是( )
①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③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④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⑥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⑦死生,昼夜事也 ⑧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⑨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⑩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A.①③⑤⑦⑧⑨ B.①③④⑤⑧⑨
C.②④⑥⑦⑧⑩ D.②③④⑤⑦⑩
解析:选A。①“牛马”偏“马”;③“父母”偏“母”,“弟兄”偏“兄”;⑤“作息”偏“作”;⑦“死生”偏“死”;⑧“异同”偏“异”;⑨“成败”偏“成”。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C.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D.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解析:选D。A项,“可怜”古义为“可爱”;B项,“自由”古义为“自作主张”;C项,“处分”古义为“处理安排”。
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初七及下九”中“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B.“六合正相应”中“六合”是指十二地支两两相合的意思。“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指天地和东南西北四面,实指天下。
C.“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之前。
D.“始适还家门”的“适”古代指女子出嫁;女子回娘家,古代用“归”或“归宁”表示,如“不迎而自归”。
解析:选B。B项,前一个“六合”指表示月建与表示日辰的地支相应合。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6.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通:通晓
B.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著:著名
C.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却:可是
D.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扶将:服侍
解析:选D。A项,应是通“遍”;B项,应是“戴”,C项,应是“退出来”。
7.面对被休的命运,刘兰芝看似没有悲伤,她在拜别婆婆,诗歌却浓墨重彩地描写“新妇起严妆”。请补充分析“起严妆”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表现刘兰芝知书达礼,有涵养。②表现刘兰芝内心的不平静,甚至是痛苦。③表现刘兰芝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④表示刘兰芝离开焦家时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的矛盾心情。⑤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
8.我们能从刘兰芝的“新妇起严妆”中得到怎样的启示?请大家联系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以及自己的实际,来谈一谈你得到的启示。(要写出两点以上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做事能有始有终。②做任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质量评估(人教版必修2).doc
-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2).doc
-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整合单元规范专项练(08岳麓版必修1).doc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检测 必修一 人教版.doc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测评(人教版必修1).doc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检测(人教版必修1).doc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测控1(人教版必修1).doc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测控2(人教版必修1).doc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测控3(人教版必修1).doc
-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