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报告2-嘉义市政府
第二章 綠地系統現況調查與分析
植栽生長維護管理與自然環境現況及特色息息相關;配合人文環境現況及特色進行選種、配置及擬定管理辦法,不僅能確保綠美化成效,更可達到營造城鄉特色風貌之效果;透過植栽現況調查與分析建立本市植栽資料庫,是綠地系統維護管理重要參考資料,亦同時能作為鄉土教學實務教材。在計畫目標指導下,為建立完善植栽維護管理再利用機制,自然、人文及植栽現況缺一不可,以下分別說明各項資源調查重點與方法。
第一節 自然環境現況及特色
植栽維護管理與生態環境特色息息相關,因此嘉義市氣候、地形、水文、公園綠地土壤、自然景觀特色及潛在植物族群等自然資源調查與分析,有助於擬定合理維護管理準則。
一、氣候
依中央氣象局統計資料分析嘉義市之降雨量、降雨日數、相對濕度、氣溫、風向風速及颱風等氣候因子,以做為分析本市現有綠地系統植栽生長狀況,以及後續各類植栽維護管理原則訂定及理想植栽推薦之參考。
由中央氣象局近三十年氣象統計資料顯示(詳表2-1),嘉義市氣候特徵為日夜溫差大,每月平均氣溫16.1-28.4℃,年累積降雨量約1700公釐,雨量集中夏季,九至四月有明顯乾旱期,相對濕度達82%,依氣候分類本市屬溫暖冬乾夏雨型氣候區,盛行風和緩,但每年路經嘉義地區的颱風約占全年45%之多,因此整體而言本市氣候溫和,適宜植物生長,但冬季應加強灌溉,夏季則應配合颱風季節進行整枝、固定等植物保護措施,適於本市植栽種類則以熱帶及亞熱帶植物為主。
表2-1 嘉義氣象站氣候資料統計表
項目 降雨量 降雨日數 平均氣溫 相對濕度 最高氣溫 最低氣溫 單位 公釐 天 攝氏度 百分比 攝氏度 攝氏度 1月 27.6 5 16.1 82 21.8 12.1 2月 57.7 7 16.8 83 22.0 13.3 3月 62.2 7 19.4 84 24.7 15.5 4月 107.6 8 22.9 84 27.9 18.9 5月 189.2 11 25.5 85 30.3 21.8 6月 350.7 14 27.6 82 32.2 24.0 7月 304.3 15 28.4 80 32.9 24.9 8月 422.1 18 27.8 84 32.2 24.6 9月 148.9 10 26.7 85 31.6 23.2 10月 22.7 4 24.3 84 29.8 20.6 11月 12.2 3 20.9 81 26.9 16.8 12月 20.9 4 17.4 80 23.7 13.0 註 1726.1 106 22.8 82 28.0 19.1 註:合計、平均、最高或最低值。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網站資料(.tw),統計期間1971-2000。
二、栽植區環境特性分析
植栽生長發育除受前項氣候因素影響外,栽植環境的物理及微氣候因子亦是重要影響因子,因此調查分析栽植區之配置現況剖面、土壤特性、綠地使用型態、及其他如光及配置位置等各項影響植栽生長發育之環境因子,將更有助於研擬有效的植栽維護管理計畫。在整體綠地系統中,公園及道路綠帶等人造環境依現況調查分析(調查結果詳見附錄一嘉義市重要道路植栽綠美化現況分析,及附錄二嘉義市重要公園綠美化現況分析),而農業區、水岸綠地及保護區等較自然或較少人為干擾地區,則依文獻及現有概況分析。
(一)栽植區之配置現況剖面:
都會區綠地普遍存在著植穴寬度及深度不理想問題,目前一般道路行道樹樹穴長寬約只有1公尺左右,中央分隔島寬度亦有限,加上周邊人行道鋪面多使用不透水材質,嚴重影響行道樹生長,但道路空間有限確有擴大植穴的困難,因此在行道樹栽植之初,宜提高植穴深度及客土土壤種類之標準,或依植栽生長特性配合不同空間條件選擇植栽種類,例如樹穴寬度小於50cm以下,建議不栽植喬木,而以草花或灌木綠美化為原則。
1.道路栽植區配置型態分類:
由現況調查資料顯示,本市寬度20公尺以上道路,栽植區配置方式可概分為四類,第一類栽植區僅配置於人行道上,且為點狀配置,植穴寬度為100*100公分,第二類為第一類再加上中央分隔島之類型,第三類為第一類再加上快慢車道分隔島之類型,第四類為配置有中央分隔島及快慢車道分隔島之類型,分類方式詳見表2-2嘉義市道路栽植區配置分類表,除第一類因植栽槽面積狹小,較難達到綠美化成效外,其他三類因具有帶狀綠帶,若能善加規劃,均可發揮其生態及景觀功能。
2.道路栽植區剖面說明:
本市道路中央分隔島寬度均較窄,寬度約130至300公分,快慢車道分隔島寬度則較寬敞,但寬度變化很大,其中吳鳳南路、維新路、友忠路、彌陀路較窄,寬度均在600公分以下,其他路段寬度均在600公分以上,其中忠孝路、博愛路、世賢路、自由路、啟明路等,寬度更達15公尺以上,除發揮生態及景觀功能外,更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