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生物学之--趣话贝类的性别与转化
趣话:贝类的性别与性转化
◆教学目标
1.例举双壳类的性别种类。
2.尝试动手鉴别舟山常见海产贝类的性别。
3.说出双壳类性变的几种类型。
4.了解贝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和影响性转化的内外因素。
◆教学内容
一、常见的经济贝类
在我们的餐桌上,常能见到不同的贝类,比如淡菜(学名厚壳贻贝)、蛏子(学名缢蛏)等。
图1 厚壳贻贝 图2 缢蛏
缢蛏虽然名字里没有“贝”字,但它的外壳和厚壳贻贝一样,才是名副其实的贝壳,由于它们的贝壳由两片组成,因此它们同属软体动物门的双壳纲。
你在清洗或者吃厚壳贻贝或缢蛏的时候,有没有关注过它们是雌的还是雄的?你能辨别下面这2只贻贝的雌雄么?
图3 厚壳贻贝
要鉴别双壳纲的性别,首先要了解它们的身体内部构造和性别类型。
二、双壳纲贝类的身体构造
图4 双壳纲贝类的构造
绝大多数的双壳类动物生殖系统结构简单,仅有一对生殖腺,围绕在肠道周围。它们具有独立的、很短的生殖管,在靠近外肾孔处开口到出水腔中。少数种类,例如扇贝、船蛆等,其生殖腺位于身体中部、闭壳肌的周围。
活动:
1.准备几只厚壳贻贝或缢蛏,将其2片外壳掰开,小心的左右拉开它的外套膜,我们就能看到它身体内部的构造。
2.根据图4,指出哪里是它的足,哪里是它的鳃,哪里是它的生殖腺么?
3.记录你看到生殖腺的颜色,并与同学们交流。
三、双壳纲贝类的性别类型
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从雌雄同体到雌雄异体,是生物界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方向,也是生物生殖方式的重大变革。双壳类正处于这个漫长的性别进化过程的原始阶段,它们的性别表现存在着有趣而复杂的情况。我们一般将双壳类性别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种:
1.雌雄异体
大部分双壳类属于此类,比如前面提到过的蛏子、厚壳贻贝,还有马氏珠母贝、栉江珧、企鹅珍珠贝等。在雌雄异体种类中,只有少数种类为雌雄异形,即两性第二性征比较鲜明,可根据外部性征鉴别雌雄。而多数雌雄异体的两性第二性征不明显,很难根据外部性征识别雌雄。比如贻贝,虽然较小个体雄多于雌,而较大个体则雌多于雄,但这只能作为一种初步判断方法。要精准的判断它们的性别,最好是在繁殖期,根据性腺颜色不同(雌的颜色深,而雄的颜色浅,如图5)来确定。
图5 a.雌性 图5 b.雄性
表1 常见贝类的生殖腺颜色
种类 雌性 雄性 栉孔扇贝 桔红 乳白 虾夷扇贝 桔红 乳白 海湾扇贝 桔红 乳白 泥蚶 桔红 乳黄 青蛤 粉红 乳白 鲍 墨绿 土黄 厚壳贻贝 桔红 乳白或淡黄 产于我国南海及东海南部的高贵海扇蛤(俗称华贵栉孔扇贝),繁殖高峰期为7~8月。性腺成熟的亲贝,性腺色泽明显,性腺体饱满并包埋于整个腹嵴两侧。较容易进行性别的鉴定(如图6)。
图6 a.雌性(桔红) 图6 b.雄性(乳白)
2.雌雄同体
这种类型也比较普遍,如双壳纲(又称瓣鳃纲)的大扇贝、海湾扇贝、某些牡蛎等,它们中的大多数种类具精子、卵子相并发育的精卵巢。属于雌雄同体,但会尽力避免自体受精。
图7 牡蛎 图8 大西洋斑点扇贝
3.生活周期的某阶段出现性反转类型
有趣的是,贝类动物虽区分为雌雄异体和雌雄同体,但这种区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雌雄同体种类能通过性别转化(又称性变)而成为雌雄异体。比如,绝大多数牡蛎是雌雄同体种类,但又不是绝对的,部分个体雄性性状(或雌性性状)显得强盛,而雌性性状(或雄性性状)仅显痕迹。个别个体则是单纯的雌性(或雄性),即变成了雌雄异体。
在雌雄异体种类的群体中,也常常发现雌雄同体的个体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性别转化现象。如褶牡蛎和长牡蛎(地方名蚝、白蚝、海蛎子)是雌雄异体种类,但有少数个体是雌雄同体,说明它们的性别也是可以变换的。比如,前面提到的雌雄异体双壳类——海扇蛤(俗称栉孔扇贝),有人在观察了241个栉孔扇贝的性腺标本切片后,发现1个雌雄同体个体;又有人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原为雌雄异体的马氏珠母贝(我国培育海水珍珠最主要的母贝)的雄性和雌性生殖性腺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个体中。
四、性转换:
1.性变方向
根据研究,双壳类第一次性腺发育通常是某种性别占优势,随着贝龄的增加,另一种性别的个体所占比例将会增加。通过详细辨别雌雄生殖细胞在性腺内的状态,一般认为雌雄异体双壳类的性变有三个趋向:
(1)雄性向雌性转换:从组织学上看,滤泡壁上有较多的卵原细胞和卵黄形成期细胞,滤泡腔内没有或少有精原和精母细胞,但有较多的精子存在。说明雄性生殖细胞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甲骨文与青铜器课件.ppt VIP
- 《2025年CSCO宫颈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pdf VIP
- 部编版11.一块奶酪 教学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docx VIP
- 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规范2025版.docx VIP
- 最全的日语汽车词汇汇总.docx VIP
- 护理组织管理体系与职责分工..doc VIP
- 2025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年GB14881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屈光手术科普知识.pptx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Ⅰ卷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