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课程主要无线传播的基本理论。 主要包括了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以及大小尺度衰落。 大尺度衰落部分介绍了反射、绕射、散射三种基本传播机制,以及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重要的阴影衰落和覆盖面积百分比的概念。 小尺度衰落部分介绍了其概率统计特性,以及造成小尺度的多径传播和多普勒频移两种机制,以及两种机制造成的衰落分类。 * 对电波传播模型的研究,一般都是对于给定范围内平均接收场强的预测和特定位置附近场强的变化预测。 对于预测平均接收场强并用于估计无线覆盖范围的传播模型,由于它们描述的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T-R)长距离(几百米或几千米)上的场强变化,所以被称为大尺度衰落模型。 而描述短距离(几个波长)或短时间(秒级)内的接收场强快速波动的传播模型,称为小尺度衰落模型。 * 自由空间是指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都为1的均匀介质所存在的空间,它是一个理想的无限大空间。 自由空间中,不存在电波的吸收、反射、绕射、散射等现象。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用于预测接收机和发射机间是无阻挡的视距传播路径时的接收信号场强。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预测接收信号场强的衰减为T-R距离的函数(幂函数) 。 如果在开阔的室内或室外环境,在WLAN链路预算可以使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计算传播损耗。 * 在移动无线信道中,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只有单一直接视距传播路径的情况很少,因此单独使用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在多数情况下预测的接收信号功率(或路径损耗)是不准确的。 在不同性质的介质交界处,电磁波会有一部分发生反射,一部分通过。 反射波和传输波的电场强度取决于费涅尔(Fresnel)反射系数(Γ)。反射系数是材料的函数,并与极性、入射角和频率有关。 下图所示的双线地面反射模型是基于几何光学的的传播模型,不仅考虑了直接路径,而且考虑了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地面反射路径。 总的接收场强为直接视距成分和地面反射成分的合成。 * 因为绕射,电磁波信号能够绕物体曲线表面传播,能够传播到阻挡物后面。尽管接收机移动到阻挡物的阴影区时,接收场强衰减非常迅速,但依然有绕射场存在并常常具有足够的强度。 可以由Huygen原理解释绕射现象:波前上的所有点可以作为产生次级波的点源,这些次级波组合起来形成传播方向上新的波前。次级波的传播进入阴影区而形成绕射场。阴影区绕射波场强为围绕阻挡物所有次级波的矢量叠加。 * 绕射损耗是路径差的函数,可以用费涅尔区解释。费涅尔区表示从发射机到接收机次级波路径长度比总的视距路径长度大nλ/2(n为正整数)的连续区域。 下图是一个位于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平面,其上的同心圆环叫做费涅尔区,表示从相邻圆发出的次级波到达接收机的路径为nλ/2。 同心圆的半径与平面的位置有关。当平面位于发射机和接收机中间时,费涅尔区有最大的半径,当平面移向发射机和接收机时,费涅尔区的半径减小。这说明遮挡效应不仅对频率敏感,而且对阻挡物的位置敏感。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对次级波的阻挡产生了绕射损耗,即有一部分能量能够绕过阻挡体。而一些费涅尔区发出的次级波被阻挡,根据阻挡体的几何特征,接收能量为非阻挡费涅尔区所贡献能量的矢量和。 * 在发射机服务范围内,预测场强的关键就是估计由电波经过山或建筑物绕射引起的信号衰减。一般来说不可能精确估计绕射损耗,实际预测为理论近似加上必要的经验修正。 当由单个物体,如山或山脉引起遮挡时,一般通过把阻挡体当作绕射刃形边缘来预测绕射损耗。这种情况下的绕射损耗可用针对刃形后面(称为半平面)场强的经典费涅尔方法来预测。 在很多情况下,特别在山区,传播路径上可能不只一个阻挡,这样所有阻挡物体引起的绕射损失都必须计算。布灵顿(Bullington)提出用一个等效阻挡体代替一系列阻挡体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使用单刃形绕射模型计算绕射路径损耗。 * 在实际移动无线环境中,接收信号强度比单独绕射和反射模型预测的要强。这是因为当电磁波遇到粗糙表面时,反射能量由于散射而散布于所有方向,这就给接收机提供了额外的能量。 表面的粗糙程度经常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一般使用瑞利(Rayleigh)原则表征表面粗糙程度,其中定义了给定入射角的表面平整度的参考高度,公式如下。 如果平面上最大的凸起高度小于参考高度,则认为表面是光滑的,反之则认为是粗糙的。 * 随机对数正态分布描述了在传播路径上具有相同T-R距离时,由于电磁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起伏的地形、建筑物、森林等障碍物阻挡,在障碍物后面形成电波阴影区,造成接收信号场强中值的缓慢随机衰落,一般把这种现象称为阴影效应 ,也叫对数正态阴影。 。 对数正态阴影意味着在特定T-R距离的测试信号电平是公式预测值为平均值的高斯(正态)分布 。 由于阴影效应,在设计基站时必须要考虑阴影效应的影响,尤其是在市区,由于存在大量的高层建筑群,对一个基站覆盖区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名师面对面》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24讲盐类的水解选编.ppt
- D8_6曲面方程选编.ppt
- 第四章三相交流电路选编.ppt
- 2016《名师面对面》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23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选编.ppt
- D7_4空间曲线选编.ppt
- 2016《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专题9有机化学基础5-2选编.ppt
- 2016“营改增”培训选编.ppt
- 2016_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轮复习选编.ppt
- 21桃花源记选编.ppt
- C语言谭浩强选编.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