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四章.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学》—— 第四章 学习目标 识记个体发展的概念,识别不同的关于人的发展影响因素的观点。 理解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理解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把握个体发展的教育意义。 能基于当代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能应用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具体现象或问题。 目 录 一、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个体发展的教育意义 三、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名言 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漠的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 ——但丁 教育名言 一个知识不完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完全的人很难用知识去弥补。 人生的阶段特征 鸡人苏吉特-库玛 9岁那年,斐济人苏吉特-库玛被人发现时,他像鸡一样啄食,像鸡一样蹲着休息,和人说话时,发出“咯咯”的声音。 据报道,库玛可能是在6岁到9岁间被关进鸡笼的,在此期间,他几乎没有与人打过交道。 孟母三迁 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城外的一个农场中。1894年,16岁的华生进入伏尔曼大学学习,5年后他获得了硕士学位。之后由于对哲学的兴趣,他进入了芝加哥大学,师从杜威,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之后在安吉尔的影响下,他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接受了机能主义的影响,并开始对动物心理学进行研究,190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当讲师。1908年转任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教授,至1920年,华生一直在霍普金斯大学工作,这是他在心理学方面最有创造性的岁月。行为主义也在这个时期产生。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 其主要著作有:《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1914)、《行为主义者心理学》(1919)、《行为主义》(1925/1930)、《儿童的心理护理》(1928)等。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给我一打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使他们成为医生,艺术家、哲人,甚至也可以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第二节 个体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共性基础:个体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 1. 个体发展的阶段性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 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 J.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他把认知发展分为4个大的阶段,在每一大阶段下又再划分出若干小的阶段。 ? ?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 ? ?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约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 ?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 ? ? 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艾里克森(1902—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格塞尔,阿诺德(1880—1961),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906年获克拉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克拉克大学期间深受G.S.霍尔影响而开始研究儿童发展问题。1907年任威斯康星州立师范学校教师。1908年任洛杉矶州立师范学校教师。不久,调入耶鲁大学任教育学助理教授。1915年获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3年出任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建立了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 双生子爬梯实验 第二节 个体发展的教育意义 2. 个体发展阶段性的教育意义 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适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 教育要依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过程循序渐进。 教育要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施教。 教育要给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心理发展以积极的支持。 第二节 个体发展的教育意义 二、个性前提: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1. 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 认知方式的个别差异 智力方面的个别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