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门窗检测学习.ppt
抗风压性能反复检测 反复检测:反复检测压力P2=1.5P1 反复5次。加压速度300-500Pa/s,压力差作用时间3s。 工程检测;工程设计值小于2.5倍P1时以0.6(1.5P3/2.5)倍工程值加压。 观察是否有功能障碍或损坏。 抗风压性能安全检测 安全检测 安全检测压力P3=2.5P1(2.0P1)一次。开关5次;记录功能障碍或损坏部位。 工程检测 工程设计值小于2.5P1时,以工程设计值一次。记录功能障碍或损坏部位。 工程设计值大于2.5P1时,按定级检测进行(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抗风压性能检测 采用线性方法计算出挠度对应压力值。 ?注意事项:采用内插法计算。 面法线挠度计算公式 抗风压性能检测 角位移值计算公式 抗风压性能检测判定 定级检测 依据定级检测的实际数据进行评定。正负压以绝对值较小值作为定级值。 工程检测 变形、安全检测对应相对面法线挠度≤允许挠度;反复、安全检测无功能障碍和损坏,判为满足工程使用要求。反之,为不满足。 抗风压性能检测分级 现场检测 密封板安装 密封板应有足够刚度,自身组合应足够牢固。 密封板与围护结构的连接应有足够强度。 密封板自身缝隙及与围护结构连接部位应密封良好。 仅做气密性能可用厚度0.2mm的塑料膜代替密封板,必须保证塑料膜与洞口连接密封良好。 注意事项 检测窗必须是安装完毕可以正常使用的。 室外风速过大,室内外温差过大,下雨天等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时,应暂停检测。 检测过程应有安全措施。 气密性能检测 气密性能检测 注意事项: 气密性能进行附加渗透量测试时,密封试件时应包含整个窗洞口内缝隙(开启缝隙、镶嵌缝隙、安装缝隙)。 对试件的密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建议在室外侧进行。 气密性能检测 注意事项: 气密性能的窗户面积按展开面积计算。 建议先做负压,再进行正压检测。 水密性能检测 一次加压法 水密性能检测 逐级加压法 水密性能检测 注意事项: 建议采用一次加压法。 注意开始淋水的时间。 淋水量不同:逐级 2L/M2·min 一次 2L/M2·min 或 3L/M2·min 水密性能检测 注意事项: 除了加压级别时试件出现严重渗漏外,加压完毕后30min内安装连接部位出现水迹,也作为严重渗漏。 抗风压性能检测 抗风压性能检测 注意事项: 位移计尽可能安装在室外侧杆件上。 可先进行负压检测。 无须进行反复加压P2的检测。 变形检测级数要求不少于4级。 抗风压性能检测 注意事项: 除试件外,还应对工程窗安装连接部位进行状态检查。 必要时安全检测完成后重新进行气密、水密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修复或更换。 检测结果评定 依据老标准 GB/T 7106-2002、GB/T7107-2002、GB/T7108-2002进行计算、处理和判级。 最大允许相对面法线挠度同实验室检测。 建议同时标注GB/T 7106-2008的等级。 检测报告要求 必须明确: 试件的主要信息(门窗的品种、系列、型号、开启方式;玻璃的类型、尺寸;主要五金件的种类数量;挡水板的高度;密封条材质;材料的厂家信息) 工程信息:工程名称、工程设计要求等 试验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及结果和判级,工程检测要明确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及当天的温度、气压。 检测日期及检测人员 * * * * 气密性能检测判断 ±q1、±q2 取三樘平均值作为判级结果。 对照分级表,依据缝长和面积分别取差者判级。 正负压要分别定级。 气密性能检测分级 测量系统校准 空气流量校准设备 500mm×500mm×3mm不锈钢板,均匀布置8×8×Φ20mm透气孔。 钢板要求平直,孔洞要求清洁,不能有划痕毛刺。 钢板安装在安装框上,与安装框连接缝用密封胶密封。 测量系统校准 校准条件 ①20℃±5℃, ②检测设备预热1小时以上, ③测量系统均应经过计量并有效 测量系统校准 校准方法 ①密封全部孔洞,按气密性能检测方法加压顺序,得出设备的附加渗透量。 ②依次开1、2、4、8、16、32孔,同样方法检测得出总渗透量。 ③计算不同数量孔的渗透量并换算成标准状态渗透值。 测量系统校准 校准结果 ①重复3次,取平均值。 ②正负压分别计算。 ③记录不同数量孔的渗透量值,并作为初始值。 ④每半年校准1次,并与初始值比较。误差超5%时,应进行修正。 水密性能检测 检测方法分类 波动加压检测 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工程 稳定加压检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南中学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doc
- 城市拆迁中的利益冲突与公共利益界定——方法与路径[]彭小兵,谭.doc
- 回望·展望.ppt
- 培育绿色文明.ppt-广东环境保护公众网.ppt
- 地理专题报告.ppt
- 基于混合策略的汉英双向机器翻译系统的设计-中文自然语言处理.doc
- 基于CBM策略的APU机队管理决策模型的研究-民航科技.doc
-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Rayleigh–Be′nard对流问题.doc
- 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研究的探索-教育技术通讯.ppt
- 型腔尺寸.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