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Rayleigh–Be′nard对流问题
第八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2014年9月18~21日 甘肃兰州
文章编号: CSTAM2014-B01-0257
标题: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Rayleigh–Be′nard对流问题
作者:魏义坤,窦华书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Address: No.15 Beisihuanxi Road, Beijing 10
魏义坤,窦华书*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杭州 310018)在本文中,采用Boussinesq近似一个简单的模型,研究了二维瑞利–是′从首次失稳的临界瑞利数RAC = 1707.76的理论值附近的流动分岔的政权的二次失稳临界问题。用来模拟自然对流二维Rayleigh–Be′nard对流二维流Rayleigh–Be′nard对流和三维Rayleigh–Be′nard对流。最后,努塞尔数和瑞利数之间的关系。Boltzmann方法Rayleigh–Be′nard对流,方腔对流,链传递机理
引 言
如果流体运动是又由某些外部手段,例如流体机械或车船运行等引起的,那么把它们称之为受迫对流。相反,流体运动也可由各种体积力,例如重力、离心力或科氏力等引起,通常把他们称之为自然对流。当这种自然对流是由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就称其为热驱动流,而且此温度变化是由与流体动力学无关的某些过程引起的。
Rayleigh-Bénard自然对流是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传热学中的经典算例。Clever等用采Galerkin方法及Ahlers等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模拟过Rayleigh-Bénard自然对流;同样,Shan等、He等和Kao等分别都使用不同的双分布LBM模拟了Rayleigh-Bénard自然对流等人根据He的多相模型与有限差分相结合,模拟了分层的Rayleigh-Bénard对流。本文利用更简单双分布函数模拟层流Rayleigh-Bénard对流和湍流Rayleigh-Bénard对流,模型中对流扩散方程利用低阶的温度分布函数。并且把这个简单双分布模型发展到模拟了气液分层的Rayleigh-Bénard对流。
其中温度变化引起的浮力项 。
温度扩散方程通过下面的子Boltzmann演化方程计算
宏观密度、速度和温度统计为
,,
质量、动量和温度扩散流动控制方程是
其中和 分别为运动粘性系数和温度扩散系数。
1.2 数值结果及讨论
计算区域的格子划分为格子,计算中动量平衡态函数采用模型,左面的温度,右面的温度;普朗特数Pr=0.71;上下左右边界条件采用非平衡外推方法。初始时刻,模拟区域内均匀给定一固定的温度和压力的小扰动。无量纲的瑞利数分别取,,和。
图1激波串压升占总压升的比例
(a)RA=1000
(b)RA=10000
(c)RA=100000
(d)RA=1000000
图1 封闭方腔对流中的等温线和流线图
图1.是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分别画出了不同的瑞利数下流动稳定后的等温线和流线。封闭方腔的自然对流是压差、温度差和方腔有限空间限制三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图1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随着瑞利数增加,等温线和流线都明显地变化。当瑞利数较小时,流动的典型特点是在方腔中央出现一个近似圆形的涡。随着瑞利数的增大,涡逐渐地变成椭圆形状。当瑞利数时,由于热浮升力的大幅度地增加,竖壁边界层的作用也大幅度地增加,因此涡结构的卷起作用更为强烈,在方腔中产生的漩涡偏离方腔中心,并且分裂为两个小涡。当瑞利数时,这两个涡向左壁和右壁移动,出现了更多的二级涡。图1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传热机制随着瑞利数增加的变化情况。当瑞利数较小时,传热主要是由热壁和冷壁之间的热传导作用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等温线几乎是垂直的。随着瑞利数的增大,流场漩涡的椭圆化程度的加大。从而引起方腔内热量交换的增强,传热机制逐渐由热传导占主导地位转换成对流占主导地位。因此,等温线在中央逐渐变成水平线,同时只在热壁和冷壁附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写之有序,言之有物-普高英语.ppt
- 利益相反説明会资料.ppt
- 制剂科搬迁公告-西安市中医医院.doc
- 制约我国农民工流动因素的系统基模分析-IPDPoD系统信息-中华.doc
- 制作数位教材着作权.ppt
-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前海管理局.doc
- 利用LAMOST搜索超新星-China-VO.ppt
-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专业(部分).doc
- 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张振新罗伯特·加涅.doc
- 动物的个体发育3ppt.ppt.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