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桃源去来〈归园田居〉的空间思索兼谈两岸国文教学的-国文学科中心
桃源去來──〈歸園田居〉的空間思索兼談兩岸國文教學的差異
臺北市立復興高中鄭慧敏
一、前言
十一月底,時序入秋,寶島氣候涼爽,大陸北方已寒風刺骨,白楊蕭蕭。二十五日,一行七人飛抵天津,準備參加「首屆兩岸十省同課異構」研討會。
所謂「同課異構」,乃針對同一課程內容,邀請不同老師以各自的理解擬定教學策略,透過演示展現不同的教學風格。參與者可以觀摩比較不同的教學設計,相互交流激盪,以期對教材教法能有更深入的思考──這是大陸近年來普遍採用的教學研究模式。
十一月二十六日,由《中國教師報》、天津和平區教育局聯合主辦的研討會在天津市匯文中學拉開序幕,來自北京、上海、重慶、山東、江蘇、河北、湖北、遼寧、新疆、天津以及臺灣等地學者教師五百餘人齊聚一堂。首日,聆聽大陸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的專題報告;第二天,則是重頭戲:臺灣與北京等地共十八位教師參與的「同課異構」課堂演示。
演示活動包括小學國語、小學數學、國中數學、國中英語、高中國文、高中化學,六個場地同步進行。每場各有三位老師上臺,依次講授完畢,再由學者專家分析教學特點、提出建議。臺下除了聽課教師,還有從天津各地抽調而來的十八個班級。正式上課之前,師生有三十分鐘時間稍微認識彼此、培養默契。時間一到,授課教師與學生便一起進入會場。高中國文部分,選自天津第二南開中學三個班級;隨著每一課時的安排,學生們也在導師(他們稱「班主任」)帶領下陸續就位。
短短兩天的會議,兩岸第一線教師除了互相觀摩,也就國文教學的授課現況交換意見。主其事者的擘畫安排、流程推衍,每個環節都考慮得極為周密;教室的硬體設備、課前的技術協助,相關工作人員的細心貼心,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高中國文的指定課題是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少無適俗韻),必須以一節課(四十五分鐘)講完。由於陶詩簡明易懂,講課時間有限,筆者選定「空間」(田園)之於陶淵明的意義為主軸,以提問引導,側重情意教學。值得一提的是,該堂課結束前給聽課的孩子們留下一份作業;回到灣兩個禮拜,飄揚過海一疊看著他們所畫所寫的田園,彷彿又回到天津上課的那個早晨。1.認識陶淵明及其文學成就。
2.能理解本詩寫作背景。
3.能體會作者心境轉折。
4.能分析本詩謀篇佈局與立意特色。
6.能比較陶淵明其他相關作品。
7.能針對主題提出個人看法。
(二)教學活動
1.引起動機:
甲、連結舊經驗:關於陶淵明,「你知道了什麼?」
此部分設定兩個問題:其一,對陶淵明的印象如何?其二,讀過陶淵明哪些作品?藉由討論,一方面瞭解學生對陶淵明與本詩的先備知識,同時也提示情意教學的重點。
乙、結合現實生活:鄉村或都市的選擇
展示三段影片,介紹臺灣北中南的農村:三貂嶺(取自林見坪〈小站〉)、彰化溪州(取自吳晟〈我不和你談論〉)、高雄美濃(取自侯孝賢〈童年往事〉),詢問學生在影片中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覺到什麼?
再以台北一○一燈火輝煌的夜景照片為底,說明都市繁華、熱鬧;以金瓜石的山間微熹為底,說明鄉村的寧靜、安詳。詢問學生喜歡生活在鄉村或都市?各有何優缺點?
丙、進一步提問:仕或隱的抉擇
先總結同學們對陶淵明的種種認知,歸納出復返山林是陶氏的選擇。但也提出另一層問題,田園生活是否真是逍遙無憂?若否,又是怎樣的心情轉折讓陶淵明甘受貧苦、終身不再出仕?如果是你,會做怎樣的選擇?
第二南開中學高一3班的學生頗為活潑,課堂提問時都能踴躍發言。國中時他們已學過〈桃花源記〉、〈飲酒〉等作品,對陶淵明並不陌生。在展示的三段影片中,同學們除了平快火車、綠色山林等視覺畫面,也能留意到潺潺水流、風吹過樹葉間隙等細微處的美感體會。帶著這樣的印象,我們一起進入陶詩的文本世界。
2.課文概覽:
甲、區分段落,指明段意:
將全詩分為三大段落:首八句、中十二句、末四句,各段落分別說明「歸園田」的原因、田園景色、總結「歸田園」的感受。
乙、展示課文結構圖:
將全詩分為心境、環境兩大部分。心境部分,有天性、轉折、選擇三個層次;環境部分,有居處與周邊景致。
丙、問題設計:
a.陶淵明如何描寫他所居住的「空間」?
b.讀完全詩,印象最深刻或最喜歡的句子是?
此處旨在概覽全文。首先區分段落,學生都能夠迅速、正確將全文一析為三,並能指出各段重點。接著以課文結構表鳥瞰全詩,大體說明詩文意涵。問到「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同學們的答案各有不同,有人喜歡「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自在解脫之感;有人喜歡「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真實可愛;也有人喜歡「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寧靜平和之美。該班學生事前有預習,對課文基本上已有初步認識,課堂進行時不再就章句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