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琦君本名潘希真,乳名小春
篇名:
夢中相會醒時淚,一縷煙愁斷腸人。—探討琦君《煙愁》寫作意涵
作者:林穎東北市立成功高中一年十一班
指導老師:黃君琦
研究動機
「琦君的散文和李後主、李清照的詞屬於同一傳統,但她的成就、她的境界都比二李高。」這是夏志清先生對琦君散文的評論,我從小就讀琦君的作品長大,小學就讀了將近十本,因此剛好趁著這次的小論文比賽,我就把琦君生平做了一些整理。
剛好我琦君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煙愁》於是我就針對《煙愁》做了研究及整理。
研究方法
內容分析法
文獻探討
研究範圍
琦君散文集《煙愁》
貳●正文
一、生命的歷程—琦君簡介里仁為美—地方對琦君的影響
琦君是浙江省永嘉縣瞿溪鄉人,琦君小時候在鄉下長大,鄉下純樸的民風及事物後來都成為琦君的作品,如:〈曬曬暖〉、〈甌柑〉。後來琦君長大到杭州居住,琦君在杭州住了幾年,在那裡對「新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並於1935年表第一篇散文〈我的朋友阿黃〉,記錄了那時候所發生的點點滴滴,更是琦君日後寫作題材〈何時歸看浙江潮〉。
1949年來台後,琦君開始將日常生活的趣事,用漂亮的白話文與大家分享〈水災與皮球〉、〈小金魚與鴨子〉、〈課子記〉,但大部分還是以懷念杭州及永嘉的作品為主,如〈風箏〉、〈金盒子〉、〈酒杯〉,藉著寫作,琦君彷彿回到了從前的家鄉。同時因為工作的需求,琦君曾造訪全台監獄的受刑人,發現了許多感動人心的故事,琦君將這些感人的故事寫成小說、廣播劇,同時也寫了唯一一部社會寫實小說《繕校室八小時》,反映出台灣60年代的社會現況。
1977年因夫婿李唐基工作需要,琦君隨夫移居美國,在異地她仍然持續寫作,文章中除了對台灣的思念之情外,異國情調也成了她豐富的寫作題材之一,加深她寫作的深度及廣度《媽媽銀行》為此其代表作。
重要的人—家人對琦君的影響
琦君一歲時,父親就過世了,四歲那年生母也去世了,生母彌留的時候,把一兒一女託孤給伯母,因此琦君散文中的「母親」、「父親」大多是伯母葉夢蘭女士及伯父潘鑒宗先生。母親是影響琦君最深的人,她是一位中國的傳統婦人,遵守三從四德,對於丈夫的冷落從不抱怨,只默默做一位好太太,有著敦厚樸實的心,對琦君視為自己親生女兒,呵護倍至,〈毛衣〉、〈媽媽的菜〉中可看出琦君和母親深厚的情感?。父親則是一位將領,有錢又有勢,對於琦君的學業要求很嚴,表面上是一位標準的嚴父,骨子裡其實是一位慈父,對於琦君的愛並不亞於母親,在〈酒杯〉一文中可看到他對琦君的愛。琦君八歲時,父親取了一位姨娘,姨娘年輕貌美,又懂得收買人心,所以父親常常冷落母親,讓母親一個人躲在房間裡偷偷的哭泣,琦君後來有許多篇是在寫三人間的事情〈髻〉最為著名。1949年琦君來台,兒子和丈夫成了她生活的重心。兒子上小學時「親屬關係搞不清楚、抄書寫字都拿丙」讓琦君十分擔心,卻又害怕功課壓力太重〈課子記〉便呈獻一位母親的煩惱,丈夫李唐基愛好文藝,當年兩人的紅線便是由琦君的〈金盒子〉所遷起的,婚後不僅看琦君的作品也提出修改改,常改得「切中要害」,可說琦君文章最好的編輯者,同時也是琦君最好的伴侶。
智慧女神的殿堂—求學歷程對琦君的影響
琦君的寫作,和他求學生涯有很深的關係。小時候琦君家中請一位老師教他讀四書五經及各種古文〈啟蒙師〉、〈不見即是見,見亦無見〉,那位老師是一位喜怒不行於色的人,平常總是扳著一張臉,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他的教導下,琦君對古文有了厚實的基礎。
中學時考取了弘道女中,讓琦君對「新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並於1935年表第一篇散文〈我的朋友阿黃〉,時靠著幼時文言文厚實的基礎,一邊寫文言文作文,一邊寫白話文文章投稿,卻時常被退稿,好險有國文老師的耐心指導,諄諄善誘,在創作上他給學生的建議是:「第一,要多閱讀,讀了別人的好文章,仔細研究他的結構布局和造句,美麗的辭句與獨特的意境要摘記下來,時時溫習默記。第二,要多多體察外界的事物,訓練腦子多作有系統的思想。第三,寫日記是練習文章最好的方法,因為日記是你自己的生活體驗,沒有一點矯揉造作的成分。」這時琦君以〈我的一個好朋友〉這篇文章投了杭州當時的權威月刊浙江青年,得了生平第一筆稿費—兩元七角。除了國文老師外,其他各科的老師也對琦君用心栽培,從〈聖誕夜〉、〈永恆的期約〉即可看出。
1936年進入之江大學(現浙江大學),遇見他生命中的貴人—夏承燾先生,在夏承燾先生的指導下,琦君飽讀中西的文藝讀物,作品也慢慢成熟,並學會如何在欣賞中,用自己的文字,寫出一篇篇感性的文章且琦君謹記恩師的訓誨,寫作時秉持「情要真,義要深,文要精,格要新」的原則,而這些原則深深的存活在後來每一篇文章中 。
二、琦君的心境—琦君的散文分析
(一)類別
1.懷舊類
琦君的散文主要是以懷舊散文為主,主要分為三種:
(1)懷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手拉手 心连心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4秋).doc VIP
- 中小学生一生一档心理健康档案手册(1).docx
-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PPT培训课件.pptx VIP
- 消防档案(模板).pdf VIP
- 安全技术交底-(升降车).doc VIP
-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ppt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4.2.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2025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校园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