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册 4.12.1 苏武传(教学设计)(必修4) Word版.docVIP

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册 4.12.1 苏武传(教学设计)(必修4) Word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册 4.12.1 苏武传(教学设计)(必修4) Word版.doc

《苏武传》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 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翻译文句。 3.情感目标 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四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前置 学习 人物概述 班固(32-92年)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伯班嗣、父班彪,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固自幼受家庭教育,在父、祖的熏陶下,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他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父卒,以父所著《史记后传》未详,乃潜精研思,欲继承其父末竟之事业,完成其书之编撰。不久,有人上书明帝,告发固私改国史,因被收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弟班超诸阙上书,为之力辩,乃得释。后明帝召诣校书部,任为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之书。于是,在父彪《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的基础上,潜精积思二十余年,于建初中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其八《表》和《天文志》又由其妹班昭及史学家马续续成。该书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尊崇儒术,宣扬名教,旁贯五经,倡导“三纲五常”及封建等级思想,宣扬“天人感应”,强调五行灾异。但也能从人为得失之中探求王朝兴亡之原因。其文辞渊雅,叙事详赡,继司马迁之后,整齐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并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新体例(《史通·六家》)。对后世史学编撰深有影响。建初四年(79),章帝诏诸儒大会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固以史臣身份出席会议,“实主其事”,会后汇集诸儒奏议撰成《白虎通义》一书,记录了白虎观会议辩论经学的结果,集今文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为之理论化、法典化。其后,又随章帝出巡大江南北,主张与少数民族通使,和平相处。和帝永元元年(89),因匈奴侵扰,大将军窦宪率军出征,以固为中护军、行中郎将事,参议军机大事。后窦宪因檀权被杀。他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所著尚有《典引》、《宾戏》、《应讥》及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六言等四十多篇,尤善作赋,以《两都赋》最为有名。所著多散佚,明张溥辑有《班兰台集》,今人丁福保辑有《班孟坚集》。固在史学方面开创的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各朝都有-些史学家仿其体例编撰各朝的断代变,后为官方定为正史、由政府组织人员进行编写。不断续成“十七变”、“二十二史、“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等。其维护封建等级制、尊崇儒家思想、宣扬天命论等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生平简介 班固的祖先于秦汉之际在北方从事畜牧业致富。后来世代从政,并受儒学熏陶。曾祖父况,举孝廉为郎,成帝时为越骑校尉,况女被成帝选入宫中为婕妤。大伯祖父伯,受儒学,以“沈湎于酒”谏成帝,官至水衡都尉,二伯祖父斿,博学,官至右曹中郎将,曾与刘向校理秘书。祖父稚,官至广平相,被王莽排挤而为延陵园郎。 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 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中央档案典籍管理员),秩俸为二千石,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又与人共同记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上。 章帝时,班固职位很低,先任郎官。建初三年(公元78年)升为玄武司马,是守卫玄武门的郎官中的下级官吏。由于章帝喜好儒术文学,赏识班固的才能,因此多次召他入宫廷侍读。章帝出巡,常随侍左右。奉献所作赋颂。对于朝廷大事,也常奉命发表意见,与公卿大臣讨论,曾参加论议对西域和匈奴的政策。 建初四年,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并亲自裁决。其目的是广泛动员经今古文学派的力量,促进儒家思想与谶纬神学紧密结合,加强儒家思想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次会议上,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班固与窦宪本有世交之谊,入窦宪幕府后,主持笔墨之事,关系更为亲密。永元四年,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洛阳令对班固积有宿怨,借机罗织罪名,捕班固入狱。同年死于狱中,年六十一岁。此时所著书,八“表”及“天文志”均未完成。 班固著汉书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