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球村视域下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探寻.doc
地球村视域下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探寻
摘 要:林湄以两个“十年磨一剑”,用二十年时间,出版了两部长篇《天望》与《天外》,百余万字。本文重点论述长篇近作《天外》,分几方面展开:一、《天外》以宏阔的地球村视野,独特而崭新的人物形象塑造,呈现出在现代科技、物质发达的新世纪,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与心灵世界探求。二、作家承继两个优秀文化传统,融中西于一体,从文本互涉、文化之镜、文化之桥三方面将著作演绎成一个文化大文本。三、作家自觉地把生态意识纳入长篇创作之中,将笔触深入到社会大生态与人的伦理关系中,艺术地展现出人类所普遍关注的生态文明这一时代话题。第四,第五部分,论述梦幻写实、人物隐喻及作家创作此著的原动力与悲悯情怀。
关键词:地球村视域;精神探寻;文化狂欢;文学生态;悲悯情怀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6)5-0023-10
回望新移民文学走过的30多年历程,成绩斐然有目共睹,然而那种大气包举、高屋建瓴、撼动人之灵魂的艺术经典似乎还很少读到。早期的“洋打工”文学,悲苦血泪虽然真实动人,多为倾诉之作,较少触及人的心灵。初期“淘金梦”文学进而写到在异乡的生存奋斗,其物质追求与传奇色彩,更多聚焦在生活表象上的演绎。以后的“文化寻根”文学,在中西文化冲突中,表现人物的身份困扰,寻求原乡文化的乡愁,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民族归宿感。而中国崛起后在“海归”与“海不归”中演绎的移民文学,时代感虽浓烈,却显得缺少拷问人之灵魂的强音。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发展步伐加快,地球似乎变小,不同地域人们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近了。移民文学向何处去?作家面临新的挑战。
继2004年出版长篇《天望》以后,林湄再度“十年磨一剑”,出版了60万字的鸿篇巨制《天外》。两部长篇,百余万字,前后耗费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
《天外》以宏阔的地球村视野,独特而崭新的人物形象塑造,呈现出现代科技、物质发达的新世纪,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与心灵世界探求。并在跨文化的地球村语境中,从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之高度反思人类的精神生态生活,是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法国文学理论家丹纳指出:“文学价值的等级每一级都相当于精神生活的等级”,“文学作品的力量与寿命就是精神地层的力量寿命。”①《天外》攀越的高度是文学“灵魂的殿宇”,它是海外华文文学版图上新耸起的一座界碑。
一、地球村视域中的文学新人物
所谓“天外”是一种视角,天空之外也,这是一种宏阔的跨时空、跨文化的特殊视角。林湄在《天外》后记中说:“我竭力透视人性的藩篱,跨越文化、地域和时空的障碍,以特殊的视角,通过感触,认知和再思,去写叛逆的艺术。”②作家不仅仅把自己看作一个东方人或者西方人,而是把自己看作地球村人类的一员,她以博大的胸襟,世界文化的视域,希求书写地球村人类共同的命运与生存状态。这就是作家的使命。这种视野与意识正是《天外》超越之所在。
长篇《天外》以大手笔聚焦地球村中的小世界,即社会构成的细胞,这就是家庭。小说中写到五个家庭,有华人夫妻的移民之家,有华人与洋人组合的异族婚姻家庭,还有洋人之家及独身主义者白人找人代孕生女的特殊之家。《天外》通过这样几个家庭,细腻具体展现了普通人的生存境遇与烦扰。作家很欣赏《红楼梦》中贾雨村对冷子兴说的那句“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者,余者皆无大异”。小说写到的几个家庭并非大仁大恶之人,皆为普通百姓,小说写这些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洞察到人的精神层面,窥察到人的灵魂深处。“人无论活在战争时期或和平年代,……生存内容和形式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不管人在社会上扮演怎样的角色,高贵或卑微、男女老少均离不开烦扰和困扰。”③长篇的主线聚焦在移居欧洲的华人家庭郝忻与吴一念夫妇之间展开,作家倾力塑造了移民中年知识分子郝忻这位光彩照人的“独特”“新人”形象。郝忻虽然移居于科技和物质发达、环境优雅的现代欧洲,却依然被困在精神苦闷的“城堡”,小说艺术地展现了郝忻在社会、家庭与情欲三重“城堡”中痛苦挣扎、不屈探索、追寻精神升华的生命历程。
郝忻的一生,没有大波大澜的命运多舛,也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从中国到香港,后移居欧洲,他经历过“插队、求学、逃离、移民”。他一直都在探索、追寻。他下乡插队就爱书如命;上中文系读书,知识越丰富越对现实不满足;逃离到香港,十里洋场物质生活富裕、自由度宽松了,梦想和纯情却随之消逝;最后移民到欧洲,转眼二十多年,已是“生活无忧日子平静安稳”了,可是郝忻“对于西方优雅丰富的物质生活,安于清静自在闲适的活法渐渐不感兴趣了,开始追求心灵的富有与满足。”④高中时代的语文教师杨敬书早年播下的种子终于萌芽了,杨老师当年的教诲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之中:“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