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一部不“露怯”的古装剧.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拍一部不“露怯”的古装剧.doc

如何拍一部不“露怯”的古装剧   最近的仙侠剧看得过不过瘾?道骨仙风、白衣飘飘,再加上一句历史架空,让人看得过瘾也不用去追求历史的真实性。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编剧的“偷懒”,因为一旦要严格按照历史标准考据,那么不少标榜正剧的历史片,也会漏洞一片,不信?且听我一一道来。   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太多了,而且“挑刺”儿也是个得罪人的活。所以,这次咱们不妨自己来编个剧本拍个古装剧,看看这戏中的破绽您是否似曾相识呢?   考虑到篇幅问题,咱们就把故事背景安排在唐朝,主人公是个进京赶考的美少年书生,姓马名建国,字胜利。书生嘛,自然要风度翩翩,于是造型师就给马建国戴了个小冠,然后披肩长发……   你看,第一个说来就来。自先秦至明代,没有一个正常汉人会在正常情况下披发的。什么人会呢?一是上古之人,如马麟所绘《伏羲图》;二是蛮夷,如《礼记》说东夷人不仅披发而且文身;三是嵇康那样的非主流狂士“冬以被发自覆”。孔子教导我们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说明他老人家把披头散发当成没开化的象征。至于古装剧里常见的披发同时还戴冠或结髻的,你要是在古代能看见,可基本确定此人精神分裂。   还有,你看马建国手里是什么?是道具师给他塞的一把折扇。这问题又来了:折扇是宋代才由高丽传过来的(一说日本),真正盛行于中国则是在明永乐之后,宋以前在中国是看不到这个的。   书生马建国拿起一本书准备复习,我们准备闭嘴了。可是看到他书本的样子――呃,线装书?不行,记住我们的故事背景是唐代。我国在汉唐时只有卷轴和册页,晚唐以后才慢慢有书本这种东西,线装则是明代才有的。唐宋元么,道具师可以考虑一下做成龙鳞装蝴蝶装包背装啊,反正在古装剧里没见过这几种装帧样式……   你问为什么古装剧都用明式线装?因为道具便宜啊!安徽泾县批发三块钱一本……   好的,饥肠辘辘的马建国已经赶到了长安客栈吃饭。不过墙上挂的东西更让我们感兴趣,那是几串辣椒和玉米。没错,你看见了明代才从美洲传到中国的辣椒和玉米。假如你能在明代以前的剧里看见这两样,还有南瓜、花生、地瓜等,恭喜你,古装剧的第四大破绽就被你发现了:植物穿越!   我们正跟导演讨论辣椒的问题,马建国已经雁塔题名了。皇上特别喜欢这位小同志,一高兴赐了他一套长安的三居室。于是太监打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一开口就是两个错。第一,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第二,这圣旨格式压根不对。唐代的圣旨由门下省审核颁行,开头也是“门下”二字。所以导演可以考虑写成:“门下:赐马建国长安怀贞坊三居室一套。某年某月某日。中书令臣张三宣,中书侍郎臣李四奉,中书舍人王五行……(省略若干官名)”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门下”开头是从南北朝沿袭到宋的,这时候皇上下的都叫诏书,还没“圣旨”这概念。元代定蒙古语为国语,皇帝诏令才有“国语训敕者曰圣旨,史臣代言者曰诏书”之分,而且开头都有“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上天眷命”。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觉得这开头忒霸气了点,才改成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并沿用到清朝。所以你看,这八个字也不是胡来的。   导演火冒三丈,大手一挥:“你说来说去都是明代,我把故事改成明代还不行吗?”   作为编剧,咱得赶紧止住他:“别介啊导演,你预算不够!”   为什么?因为明代的话,导演必须给大量男性群众演员的脑袋加上网巾。而这一重要道具几乎没有在哪部反映明代的电视剧里出现过,反而是韩国古装剧里经常可以看到男子不分贵贱都戴网巾(李氏王朝遵循明制)。   《七修类稿》记载,网巾是朱元璋下令“使人无贵贱皆裹之”的。如果你看看仇英版《清明上河图》或宋应星《天工开物》的话,你就会发现画里所有成年男性都戴着这东西,无一例外……   我们坚忍不拔的导演费尽口舌拉了一笔赞助,网巾好歹给群众演员都戴上了。于是马建国从唐代的待诏变成了明代的翰林。按照剧本,皇帝在太和殿的早朝上提到了马建国,并……   打住,明清的皇帝是不在太和殿上早朝的。   虽然这比较令人难以接受,但不得不说:太和门(明代称皇极门)以内就是皇帝的家院,大臣们一年到头也进不去几次。太和殿(明代称皇极殿)更是只用于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场合,影视剧里文武百官每天早上跑太和殿去,你逗我呢?   那上朝是在哪儿呢?当然是在皇帝的家门口啦!一般在是太和门或乾清门,称“御门听政”。御门听政有一套极严格的仪式,以明朝为例,百官从午门进宫,分文武东西站立。随后皇上驾到,有司便在皇极门升起宝座,并用鞭子抽地三下,称“鸣鞭”。随后鸿胪寺卿赞唱,大臣们入班并行一跪三叩之礼,这才开始“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清代的仪式和这差不多。啊,对了,退朝也是要鸣鞭的,不过您在古装剧里见过吗?这且先放下。金銮殿上朝,就算第七大破绽吧。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