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李白诗歌的诗语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后日本李白诗歌的诗语研究.doc

战后日本李白诗歌的诗语研究   摘 要:李白诗歌的诗语研究在战后日本的李白研究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该领域的日本学者创造性地提出并解答了许多中国学界尚未涉及或解决的学术争议。但针对这一领域目前国内学术界还未进行系统梳理。通过收集和整理战后日本李白诗歌的诗语研究相关成果,将研究成果分为具体诗语研究与抽象诗语研究两个方向。在按时间梳理两大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具象的“莲”与抽象的“苍梧”为切入点阐述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战后 日本 李白 诗语   所谓“诗语”即诗歌的语言、用语。诗语既可以是某些具象事物,如李白诗歌中的“月光”“蜀道”“猿声”,也可以是某些抽象事物,如“忧”“愁”“有情”“无情”。据笔者对战后日本的387项李白相关研究成果的统计,诗语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为主,共71项,是战后日本李白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日本学者的视角各有不同,有的与中国传统李白诗歌的诗语研究相似,关注“水”“月光”“山岳”等,在先学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研究对象愈加细化;有的则侧重李白诗歌中受关注度较低的诗语,如“苍梧”“逸兴”“莲花”等,视角新颖,成果独特,目前中国国内对此类诗语研究较少甚至没有,因此,在梳理战后日本的李白诗语研究成果时,这类研究便成为主要的关注对象。   一、具象诗语研究与李白诗歌中的“莲”   战后日本李白诗歌的诗语研究发展相对缓慢,1950年代仅有武部利男发表在学术刊物《Viking》上的《李白与水》(1951年)、藤田秀雄《李白诗歌色彩语的考察》(九州中国学会报,1956)和小川环树《“风流”的语义变化》(国语国文,1951)等若干学术论文,并没有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直到1970年代,诗语研究才逐渐增多,出现李白研究大家松浦友久的《长安一片月――“一片”的用法与诗语性格》(目加田诚博士古稀纪念中国文学论集,1974)、《猿声峨眉断肠考――诗语与其形象》上下(中国古典研究,1977)、阿部兼也《“捣衣”与“吹不尽”――关于李白的〈子夜吴歌〉》(东北大学教养部纪要,1977)、笕文生《“绕床”――李白〈长干行〉札记》(立命馆文学,1977)、山内春夫《李白诗歌〈王昭君〉中的“扩玉鞍”》(东方学,1979)等词语用法、诗语形象解读、诗语与诗歌双重阐释的研究文章,研究成果数量是1950年代与1960年代成果数量之和,也是战后日本李白诗语研究热的开端。但也可以发现,诸如词语用法、诗语形象解读等研究是诗语研究中较初级的探索,着眼点主要落在“猿声”“峨眉”等名词、“捣衣”“绕床”等动词以及“一片”这类具象事物上。中国对李白诗歌中具象事物的研究从宋朝起就未曾中断,在1980年代达到最高峰,研究成果数以万计,不仅涵盖面广,研究角度也很深入,相比之下,日本1970年代的李白诗语研究并未显现出日本学界的研究特点和独特的研究成果。   虽然1970年代日本李白诗歌的诗语研究没有出现显著跨越,但细致严谨的日本学者还是挖掘并解答了许多中国学界不曾涉及的诗语问题。比如市川桃子对李白诗歌中植物名“莲花”的研究,这便是中国学界甚少深究的具象诗语之一。市川桃子的研究源于一个现象:由于地域差异和方言的影响,莲花这种植物历来有“莲花”“荷花”“芙蓉”“菡萏”“藕花”五种称呼,但同一位诗人却在自己的诗歌作品中使用了不同名称,这是诗人随意选用,还是别有用意?为解答这一问题,市川桃子对《全唐诗》和李白诗歌中五种称呼的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发现李白诗歌中共使用“芙蓉”18次、“莲花”4次、“荷花”14次、“菡萏”2次,“芙蓉”次数最多,未使用过“藕花”,李白使用“荷花”的次数在《全唐诗》“荷花”的使用频次中占比最高,“莲花”占比最低。   明确使用频次后,市川桃子又对李白在诗歌中如何使用这四种称呼进行归类,将其分为“非植物”“比喻”“实景”三种用法。“非植物”是指诸如“芙蓉石”“芙蓉堂”“芙蓉帐”一类,用其形状、性质命名衣服、器物、建筑物等的用法;“比喻”是指用明喻、暗喻的手法将诗歌中女性、时光等意象喻指为莲花、荷花、芙蓉或菡萏的表现方式;“实景”是莲花仅作为一种植物出现在诗句中,常与仙界、吉瑞等景致相关。从中我们发现,李白诗歌中“芙蓉”常被用于比喻;“荷花”和“菡萏”常在景色描写中出现;“莲花”只有“莲花巾”“莲花山”“莲花剑”这样的非植物用法,究其原因,“莲花这一意象与佛教相关,李白作为一名道教徒,自然不曾写出描写莲花的诗歌作品”①。   那么,使用频率最高的“芙蓉”究竟是如何在这十四首诗歌中以比喻的形式存在的?市川桃子发现这十四首诗歌中有“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古风》)对芙蓉剑的描绘;有“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古风》)、“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登庐山五老峰》)、“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