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铁道,一个文学的传说.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铁道,一个文学的传说.doc

日本铁道,一个文学的传说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伊始,年轻的天皇与国民相约要“广求知识于世界”,作为“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国策重要一环,及早从英国引入了铁道交通系统。1872年,东京新桥到横滨樱木町之间的铁道实现通车,是为日本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明治天皇兴致勃勃作为第一个乘客前往体验,两地三十公里的距离,蒸汽火车跑完全程仅用五十三分钟。而仅仅十年前,年轻的中津藩武士福泽谕吉从江户城步行到横滨学英语、抄字典,地图上这一段盲肠般长短的线路,单程就是一个昼夜!仿佛是一个象征,日本从此步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京滨铁路开通之后,在明治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兴起举国建设铁路的热潮。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已经贯通日本列岛。铁道交通的发达,不仅打通了列岛物流、人流往来移动的钱脉,使明治国家步入高速发展的通道,也将日本文脉打通了,它大大改变了新时期作家文人的出行方式和活动空间半径,文学因之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风貌。铁道与火车是现代化的象征。日本近代文学的发足几乎与日本铁道的出现同步,也一同成长。明治时代以后成长起来的作家,搭乘着现代文明催生的交通工具,频繁往来各地,享受着前代同行所不曾有的崭新体验,铁道、火车、停靠站,车窗外的沿途风景和异地风情也开始频繁进入他们的创作中,给日本文学增添了前所未有的亮色和底蕴。   蒸汽煤烟与明治文学   随着铁道作为一种新型的出行方式的日渐普及,明治一代的文人如尾崎红叶、幸田露伴、森鸥外、夏目漱石、田山花袋、岛崎藤村等都一无例外在他们的作品都留下浓浓的蒸汽火车喷出的烟尘气。   与明治时代同龄的尾崎红叶(1868―1903)是近代文学史上最早与铁路结缘的作家之一。红叶是东京人,1885年与山田美妙等创办日本第一个文学社团砚友社时才十八岁。三年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学法律,因为热衷写小说退学到《读卖新闻》就职。红叶从王朝时代的古典《源氏物语》和江户时代通俗言情小说家井原西鹤那里汲取灵感步入近代文学,用的是雅俗共赏的近代日语口语,情怀趣味却是古典的,被称为“穿西装的元禄文学”。   红叶是小说的旷世奇才,却体弱多病,喧嚣的东京不利于静养读写,于是经常辗转各个温泉旅宿疗养写作。1895年,热海出现了第一家现代医学意义上的温泉疗养院,红叶心驰神往,但苦于交通不便而未能成行。翌年连接小田原和热海的铁道开通,红叶欣然前往热海,在那里他创作了《金色夜叉》,写日清战争(甲午战争)后日本资本主义世态下赤裸裸的金钱、肉欲与伦理的纠葛,热海的温泉疗养地成了小说中一大舞台。1897年刊出后一部分,洛阳纸贵,风靡世间。后来红叶嫌热海仍离都市太近、红尘气息太重,为了专心写作,搭乘刚开通的京森铁路前往两百多公里外的?心旧角?,在盐原乡间一家临溪流的温泉旅馆“清琴楼”续写《金色夜叉》。德川幕府时代,这一地域的黑羽藩、大田原藩等大名到江户“参勤交代”,风餐露宿马不停蹄也要十来天,但到红叶的时代,搭乘火车当天就可以来回。   “见物游山”是日本文人的传统,但受限于交通条件,大多只能沿着官营街道驿站(如东海街道、木曾街道、奥陆街道)徒步旅行,费时费力费钱,行走空间亦大受限制。随着铁道交通的日趋发达,与时俱进的作家足迹随着脚下的铁路延伸,前往列岛各处体验和探险,见闻为之一新。尾崎红叶的门生、自然主义文学巨擘田山花袋颇受乃师影响热衷铁道旅行,花了三年时间走遍日本四岛,结集《日本一周》洋洋三巨册1800多页,开了日本铁道纪行文学的先河。   明治文学家中,夏目漱石与铁道的渊源更值得一书,他见证了日本近代化一日千里的发展,也对铁道、火车所象征的“现代文明病”洞若观火,多有警示和批判。   1895年,为了摆脱家事的困扰,漱石前往文友正冈子规的故乡爱媛县松山的中学教书,一边与子规钻研汉诗和俳句精进之道,其后又到熊本第五学校当英语讲师。这期间漱石长途辗转移动,靠的全是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铁道交通。他从东京乘东海道线到大阪,然后转山阳线直达本州最西端的下关,过关门海峡后再乘坐九州铁道系统到熊本。后来漱石前往工业革命策源地英伦留学生活两年,对铁道所代表的工业文明下人性的异化和扭曲有更深入的体验,在他后来的创作中投下很浓的影子。   1908年,与《从此以后》、《门》并列为漱石早期三杰作的《三四郎》在《朝日新闻》上连载,引起轰动。小说写一个来自九州乡下的青年学子小川三四郎怀抱梦想来到东京求学寻梦,最后迷失在近代化浪潮中的故事,是一部时代车轮重压下“破碎的青春”悲歌。漱石将铁道的体验和思考写入小说中,那横贯日本列岛的铁道动脉与疾驰的列车,成了他思考现代化虚幻性的一个道具。   出身九州乡下的三四郎,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满怀憧憬,他要在这繁华时尚的帝国中心奋斗精进,获得“学问、亲情、爱情”一体的成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