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杜甫的死地与葬所.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的死地与葬所.doc

杜甫的死地与葬所   公元770年,即唐代宗大历五年四月,湖南兵马使臧?d作乱,杀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兼湖南都团观察使崔??。杜甫正客居潭州,他本因避乱入蜀,由蜀地漂泊到湖南,原想在这里“强移栖息一枝安”。不料到湖南不久,又要避臧?d之乱了。这时他的二十三舅崔伟正以湖南录事参军出摄郴州刺史,屡次有书来招他去,他便携了全家乘船南下,不料船过衡州,恰值湘江水涨,被阻泊舟于耒阳县北的方田驿,一连五天不能前进,也得不到食物。耒阳聂县令闻讯,派人携书问候,并馈送牛肉白酒。杜甫非常感激,写了一首十四韵的长诗代怀,遣人到县呈聂令,但因水势未退,无法前行,书未能送到,只好掉转船头,重新折回衡州。等到水退,县令派人在江上寻找杜甫,遍寻无着,以为杜甫一定死在水里了,便在耒阳县北代杜甫建了个衣冠冢,以为纪念。由于这衣冠墓的建造,就产生一种传说,说是县令送牛肉白酒给杜甫,杜甫吃得太多,挨了五天饿的饥肠不能容纳,一夕而卒。自唐中叶以后,这一传说流行很广,新、旧《唐书》杜甫传都是如此记载,正如李白醉后捉月落水而死的传说同样无稽。这传说的来源有二:一是郑处诲的《明皇杂录》,一是李观的《杜传拾遗》,二者都和事实不符。《明皇杂录》云:“杜甫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令尝?r牛灸白酒。移漂寓湘潭间,羁旅憔悴于衡州耒阳县,颇为令长所厌。甫投诗于宰,宰遂致牛灸白酒以遗甫,甫饮过多,一夕而卒。”   这记载的错误是一目了然的。杜甫并没有抵达耒阳,而是被大水阻于方田驿,方田离耒阳陆路有四十里,舟行须一日始达。时值江涨,被阻于方田不能前进,县令虽致书并?r酒肉,但并没有具舟迎他。杜甫送诗于县令不达,就折回衡州,重返潭岳,一次都未到耒阳,怎么会有第二次羁旅憔悴于耒阳县的事?令长就是县宰,怎么既为令长所厌,又投诗于宰?县宰也没有第二次?r送杜甫牛灸白酒。   尽管这记载和杜甫诗题根本?龟酰?但因它是较早的唐人笔记,所记多开元、天宝间事,言之凿凿,因此居然被采入了正史。   李观《杜传拾遗》的记载更为荒谬,不但无中生有,而且颠倒史实,竟说:“甫往耒阳,聂令不礼,一日,过江上洲中,醉宿酒家,是夕江水暴涨,为惊湍漂没,其尸不知落于何处。洎玄宗还南内,思子美,诏天下求之,聂令乃积空土于江上,曰:‘子美为牛肉白酒胀饫而死于此矣。’”   杜甫并未干求聂令,是聂令先驰书致候,并?r牛酒,礼意殷勤,怎么竟说“聂令不礼”?江上沙洲,何来酒家?杜甫出峡后就以舟为家,舟中尽可沽酒痛饮,何必于酒家醉宿?玄宗还南内时杜甫正任左拾遗,近在咫尺,何必“诏天下求之”?杜甫阻水方田,在代宗大历五年,上距玄宗之死,已有八年之久,世上已无玄宗,何能更思子美?其谬误不值一哂。但因李观是韩愈的好友,韩愈信其言为真,据此说作《题杜子美论》诗,遂贻误天下视听,扑朔迷离,真伪莫辨。   其实不必后世纷纷为杜甫溺死耒阳辨证,只要一读杜甫自耒阳返棹后所作的《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和他的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呈湖南亲友》,就可知他并没有死于耒阳。   但是杜甫既未死于耒阳,为什么后来诗人墨客经过耒阳,都要做凭吊杜甫坟墓的诗呢?大历年间的诗人戎昱,就有《耒阳?G夜行》诗,注云:“为伤杜甫作。”可见杜甫死于耒阳之说很早就已流传。其后罗隐《经耒阳杜工部墓》诗亦云:“耒阳江口春山绿,恸哭应寻杜甫坟。”杜荀鹤《吊陈陶处士》云:“耒阳山下伤工部,采石江边吊翰林。”孟宾于《耒阳杜公祠》云:“白酒至今闻。”徐介《耒阳杜工部祠》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裴说《题耒阳杜公祠》云:“拟掘孤坟破,重教大雅生。”真是作者云集。难道仅因耒阳聂令代杜甫建了个衣冠墓,韩愈以假当真的作了首《题杜子美坟》诗,就会具有这样大的魔力,引得后世诗人都过耒阳而凭吊杜甫吗?   事必有因。杜甫虽没有死葬耒阳,但必有代杜甫死葬耒阳的人,后世才会谬说流传,以致耒阳不但有杜甫坟,而且有杜甫祠。这代杜甫死葬的人是谁呢?就是杜甫的大儿子宗文。历来注杜诗的人很多,但都碌碌无甚见识,有的甚至荒谬绝伦,发千古不传之秘、首先提出杜甫曾葬宗文于耒阳之说的注家是黄鹤,他的根据就是杜甫的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呈湖南亲友》中的“??夭追潘岳,持危觅邓林”两句诗。这两句诗各有典故,杜甫就是用这两句诗中的典故来暗喻他葬宗文于耒阳的事,不过葬的地方不是在耒阳城里,而是在耒阳县属的方田驿。可能耒阳聂令并没有代杜甫建衣冠墓,而是水退以后派人到江上寻访杜甫的船只不见,却见到了江边杜甫为儿子宗文所营的新坟,误以为是杜甫的坟墓,由此传出了杜甫死于耒阳之说,耒阳人就在当地为杜甫建造了祠堂,以纪念这位命运坎坷的大诗人。   可是已故闻一多先生却反对黄鹤的说法。他在《少陵先生年谱会笺》的结尾说:   黄鹤已知公不死于耒阳,乃犹疑耒阳有坟有祠,谬说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