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雅兼备 情理浑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淡雅兼备 情理浑融.doc

淡雅兼备 情理浑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01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蝶恋花?春景》[1]   苏轼革新词风使得词的创作领域更加开阔、审美意味更加丰富,这种丰富性尤体现在他的词作中。苏词因其文学造诣、渊博学识、丰沛才气和人格魅力而丰富,语言简练而意味深长。本文试以《蝶恋花?春景》为例展现苏词的丰富性,“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髯直是轶伦绝群。”[2]   一、以诗为词 淡雅兼备   词的上片写伤春。开头“花褪残红青杏小”让人叹惋春之逝,也对初生的青杏生起怜爱,起笔如诗。接着“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将更宽广灵动的画面带入视野。有说“燕子”句暗用“旧时王谢堂前燕”典[3],但我认为更似“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那种难得出现在词里的清新之感,渗透着诗在描写春景时常有的那份雅致。“绿水人家绕”又有版本作“绿水人家晓”,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中言:“合用‘绕’字。”[4]杨慎《草堂诗余》中却道:“‘晓’字有味,‘绕’字呆。”[5]俞彦《爰园词话》最有道理:“‘绕’字虽平,然是实际;‘晓’字无皈着,试通咏全章便见。” [6]当然,这种争论本身就为这首词带来了更丰富的意味,同时也证明了该词确有丰富的内涵可供诠释。“枝上柳绵吹又少”是著名佳句,《苏轼编年词校注》认为此词意境与《满江红?东武城南》的上片相似[7],我猜测注者主要指与《满江红?东武城南》上片里“枝上残花吹尽也”、“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中的伤春之意相类。但“柳绵”句对柳絮细腻的感情,与苏子《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用整首词来表达的那份哀婉之意相近更相通。《词苑萃编》引《东坡集》:“常令朝云歌之。云唱至‘柳绵’句,辄为掩抑惆怅,如不自胜。坡问之,曰:‘妾所不能竟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8]不知我从此句中读出的情感与朝云感受到的是否相似。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中有言:“枝上二句,断送朝云”[9],言辞伤情,更给此句添了深挚的哀伤,“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10]。“天涯何处无芳草”能作两种或两层解,理解为两层更富有韵味:一层为草已遍长,感伤春天彻底逝去,一层则为柳絮虽越来越少,但天下哪里没有芳草的旷达。哀而不伤,痛而释然,这是我所理解的苏词,虽终归旷达但不粗糙,具有值得层层揣摩的丰富性。   二、豪骨柔情 情理浑融   词的下片写伤情。“墙里秋千墙外道”先点明了墙里墙外的场景,让人不禁好奇接下来墙里墙外分别会发生什么。故事接着展开:“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的《蝶恋花?帘外东风交雨霰》中也有类似句子:“帘外东风交雨霰。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意蕴不如“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丰富绵长,该句奇彩甚至能盖住上片“柳绵”句的锋芒。“笑渐不闻声渐消”的转折之后,是“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慨叹,“盖行人多情,佳人无情耳。”[11]不知是否因“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印象先入为主,读“多情却被无情恼”总感到理趣多过伤感,有点无奈,但过后更是洒脱,颇有豪骨写柔情之感,贵在结尾有超脱之气。苏轼对这样的情感历程作了如此细腻的描写,情出于自然,实乃“真景物真感情”,因而“有境界”[12],耐品味。那么,“多情却被无情恼”是不是暗示君臣关系?《苏轼词编年校注》将此词编在绍圣二年春,在贬官惠州期间,自然让人将此句与“帘外东风交雨霰。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相联系。“帘外东风交雨霰”与“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对比鲜明,其中确有暗含不满的可能。然而,下片要抒发的感情也可能是对韶华逝去,年轻不再的感慨。最可能也是意味最悠长的解读还是:下片包含了宦海浮沉、年华不再等多种情感,若单以某一种感情解读则嫌味道太过单薄,而在这种丰富叠错的情感之中,更蕴含哲思。   《蝶恋花?春景》可以一唱而三叹,其自然而然的丰厚意蕴,是大家的信手拈来,“胸中有万卷书”因而“下笔无一点尘俗气”[13]。   参考文献:   [1]邹同庆, 王宗堂. 苏轼词编年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7. 753.   [2][清]王士祯. 花草蒙拾[M]. 见 续修四库全书[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191.   [3]王燕. 苏轼禅宗思想理析[J]. 四川成都河西学院学报, 2003, 19(6).   [4]转引自 邹同庆, 王宗堂. 苏轼词编年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07. 756.   [5]同上.   [6][明]俞彦.《爰园词话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