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达标训练: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Word版含解析.docxVIP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达标训练: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Word版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达标训练: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Word版含解析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达标训练·固双基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人才流动频繁,“朝秦暮楚”正是对这种情况的形象写照,其影响因素不包括(  )A.战争频繁,政局动荡不安B.诸侯为争雄称霸重视人才C.学术下移,士的活跃D.平等自由已成为社会共识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尽管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但不可能达到D项所述程度。答案:D2.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解析: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得学术下移,故A项正确。答案:A3.某卫视在栏目采访中提出了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问题组。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①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②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 ③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A.①道家 ②儒家 ③墨家 ④法家B.①儒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墨家C.①墨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儒家D.①法家 ②墨家 ③儒家 ④道家解析:①体现了“兼爱”的思想,属于墨家;②体现了“无为”的思想,属于道家;③体现了以法律为准绳的思想,属于法家;④中的“仁爱”思想属于儒家。答案:C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个人物之口(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孝悌”“仁之本”,由此判断这句话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四个人物中,只有孔子属于儒家,故选C项。答案:C5.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A.知之为知之B.有教无类C.学思结合D.因材施教解析: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即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但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却打破了贫富贵贱的等级界限,故选B项。答案:B6.在诸子百家的某经典著作中所体现的“热词”(即出现频率较高词汇)有“省刑罚”“薄税敛”“民为贵”“恻隐之心”。据此你认为下列哪句引言最有可能出自该经典著作(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D.“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解析:据出现的“热词”可知这部经典著作指《孟子》。A项反映的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出自《道德经》;B项反映的是韩非子的思想主张;C项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符合孟子的思想;D项反映了荀子的“性恶论”。故选C项。答案:C7.刘泽华先生说:“就实而论,荀子思想中的法家气味是相当浓厚的。可以说在中国的思想史上,他是最早把儒法结合起来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兼爱”“非攻”B.人性本恶C.天行有常D.君舟民水解析: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加强对人的约束,这与法家的法治思想有相通之处。答案:B8.梁启超指出:“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下列各项符合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A.“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B.“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C.“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解析:题干强调礼法,反对刑法,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故A项与之相符。B项强调不讲原则的礼让是破坏社会法治和忠信的原因,反映的是道家思想,故排除;C项强调变法,反映的是法家思想,故排除;D项意思是凡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会有利于他,反映的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故排除。答案:A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也。”持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下列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解析:题干的含义是小与大、少与多、短与长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这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相一致,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A、C、D三项与此不符。答案:B10.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图1、图2分别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法家、道家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D.墨家、法家解析:图1体现了“威武不能屈”的思想,属于儒家学派;图2体现了“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思想,属于道家学派。答案:B11.“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引自《庄子·人间世》)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