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彰显色特努力助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机制彰显色特努力助推

创新机制 彰显特色 努力助推“两后生”培训转移 ——新洲职高“两后生”培训转移工作汇报 近年来,在对农村“两后生”试行“双证制”教育的工作中,我校以农村新增劳动力为重点,认真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认真落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彰显特色,努力提高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绩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转移,培训与转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基地,构筑两后生培训平台 1、加强基地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搞好“两后生”培训转移的物质基础。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加快了实训教学基地建设的步伐。2007和2008两年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全面完成了机械加工实习车间、数控加工实习车间的装备任务,使两车间全面投入实训教学;投入资金30万元,重新规划和整修了农学实训教学基地,使生态农业园内淡水养殖区、畜禽繁殖与饲养区、园林植物栽种区分区更加合理,配套的沼气池、水电设施更加完备;投入资金100余万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适应新洲蘑菇产业的发展,合作建设了天添双孢蘑菇栽种培训示范基地;提升新洲蔬菜生产质量,发挥涨渡湖地区优质地理资源优势,租地400余亩,建设了新洲第一家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2、增强辐射功能。在实施“两后生”培训的过程中,学校注重发挥职业学校的龙头作用,努力加强基地的辐射功能,加强与全区17个街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及各街镇初中学校的联系,广泛进行全方位合作,定期委派专业教师下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引导性培训,实行“划片包干、送训下乡”,最大限度地发挥培训基地的辐射功能。今年学校培训部老师到凤凰、三店等街镇成校开展针对农村“两后生”的电子电工培训,共培训近200人,有80%的学员实现了异地就业。 二、创新机制,提高两后生培训质量 (一)抓招生,吸引两后生加入培训 1、争取成校支持,营造良好的招生环境。学校在招生中,积极主动地与各街镇成人学校联系,摸清“两后生”培训对象和基本情况,认真做好培训前的调查登记工作。各成人学校积极支持学校的的培训转移工作,2008年,共向学校推荐“两后生”培训学员1200余人;特别感谢的是,旧街、三店、凤凰成人学校为学校开展“两后生”培训不遗余力,工作扎扎实实,保证了学校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两后生对培训的认识。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政策、学校办学与培训的基本情况,同时,学校在全区主要交通要道、人流密集的地方修建职业教育广告宣传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宣传牌21处,建立校外招生义务宣传点11处,通过积极的宣传工作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求学观、择业观、成才观,营造出有利于学校不断扩大培训招生规模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3、改革办学模式,实行四季滚动招生。我们打破职业教育常规招生的限制,实行针对以“两后生”为对象的四季滚动招生,并对来自区内7个贫困街镇的“两后生”实行免费培训。2008年,学校开展了“阳光工程培训转移新春赶集会”、“ 四季阳光行动”和“农业科技入户”等系列活动,全年滚动招收短期培训学员1702人,其中“两后生”占65%,转移学员1618人,顺利完成了学校全年承担的“阳光工程”任务。 (二)抓培训,提升两后生职业能力 1、适应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学校在充分调研、全面考察“两后生”培训需求的前提下,主动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工基础及技能、机械加工、钳工、数控技术应用、就业指导等课程。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增强遵纪守法和维权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2、深化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按照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原则,学校与武汉市宏兴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合作,联合创办了武汉市工程机械驾驶培训学校;与民间投资者合作,联合开办了电机缝纫培训学校;与武汉汽运公司合作,联合开办了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不断探索,构建了政府牵头、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实施、多方受益、互惠多赢的平台,探索总结出了利用校办产业——生态农业园和机械、数控中心开展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服务武汉制造业的“订单培养”模式,以及“武汉一冶”、“武汉重冶”、等“企业冠名班”模式。校企合作鲜明的“联”字特色,为农村“两后生”培训后有序高效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推行“菜单”教学,开发校本教材。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两后生”受训学员和培训内容的不同需求,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采用“菜单”教学,结合“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改革和学分制改革,制定了15个培训“菜单”,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