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言课件.ppt

一、国内外新闻摄影发展的历程 摄影术的诞生和早期新闻摄影活动 中国新闻摄影发展简要回顾 摄影术的诞生和早期新闻摄影活动 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诞生。 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第一张新闻照片:比鸥乌、史特尔茨纳拍摄的《汉堡大火废墟》。(1842年5月5日) 人类社会首次用摄影记录重大事件:1855年,英国皇家摄影协会创始人罗杰·芬顿,用700块玻璃板拍摄克里米亚战争。 1884年,发明胶卷。 早期刊登新闻照片的媒介主要是画报:1904年,英国《每日镜报》率先以照片为主报道新闻,仅符以简短的文字。 1942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 1856年,伦敦大学开设新课程“摄影技术”。 1956年,荷兰3位摄影家发起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1957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每年举行一次。 中国新闻摄影发展简要回顾 旧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摄影事业发展 旧中国的新闻摄影发展 国内日报上刊登的第一张时事照片——1906年3月29日 《京话时报》刊登 “南昌教案”中被法国传教士杀害的江召棠县令 旧中国的新闻摄影发展 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时报·图画周刊》创刊号 旧中国的新闻摄影发展 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图片通讯社 职业摄影记者的出现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摄影事业发展 中国的无产阶级新闻摄影事业诞生于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比较重视新闻摄影的“宣传”作用。 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时期,摄影事业得到极大的发展。 革命战争年代摄影家:罗光达、石少华、沙飞、 吴印咸(后三人被称为解放区三大摄影家) 。 20世纪30~60年代世界新闻摄影繁荣时期的重要事件 美国《生活》画报创刊,以专题新闻摄影报道见长。 普利策新闻奖开设最佳新闻照片奖,1968年又增设新闻特写照片奖。 1956年“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成立。 美国《生活》 画报创刊号 (1936年) 二、摄影的优势 视觉直观性 现场可证性 瞬间永久性 视觉直观性 与文字相比:诉诸视觉VS诉诸理性 文字新闻:抽象、有新闻价值就行 新闻摄影:具象、要有可视的实体 直观可视形象的优势: 打破语言文字隔阂,一目了然; 有些东西根本无法用语言描绘,如感动、惜别、愤怒等牵涉到感情的东西,永远是超越你能想到的文字。 现场可证性 新闻摄影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是现场纪实以取信读者。 艺术摄影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是抒情以感染读者。 瞬间永久性 新闻摄影与电子媒介的比较:1978年10月以照片为主的《生活》画报的复刊被看成是标志着“电视狂潮”对报刊新闻摄影的冲击的结束的重要事件之一。    新闻摄影的不足 在分析、推理等功能上需要文字补充 在深度报道上比文字逊色 瞬间性的特点不适合来表现过程 (与摄像相比:静态VS动态) 摄影和摄像的同异 同: 用光、取景构图、技术、技法方面均类同。 摄像艺术的可视性。 创造过程的一次性。 异: 摄像的动态构图与摄影不同。 摄影的瞬间美和摄像的流动美运动性。 摄像是视听艺术。 课后作业: 谈谈你印象最深的一张新闻摄影图片和一段摄影画面? * * 引 言 摄影和摄像的异同 王小亭代表作《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1937.8) 吴印咸、《白求恩大夫》 1939.河北 石少华、《飞檐走壁》、1943 图片名字是《Huynh Cong Ut》,拍自70年代越战期间 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于1945年拍摄的《V-Day》(《胜利日》)。 直观表现孩童的天真及两代人的关系,一目了然 美国9-11事件的报纸头版 复刊词:现代读者,不要说比60年代,就是比70年代初期已大不一样:他们每天受到通讯卫星上传来的电视画面而且是彩色的图像的‘轰击’,变得非常老练了;看到的事事物物,一切均习以为常,毫不觉得惊奇。面对这一变化,该怎办?一句话,还是有赖于‘图片魅力’。图片的威力,就在使人惊奇,使人受教育,使人快乐、感动、久久难忘,……必须提供比见到的景象更多的东西,必须是人们要看的、美丽的、能吸引人和留下深刻印象的。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