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厝细部赏析
古厝放大鏡
作者:、、
台灣北部地方語,將屋頂兩端,也就是正脊兩端,往上起翹的樣式,稱之為『燕尾』,顧名思義,在於其分叉像燕子尾巴。
馬背
除了官家及大宅喜用飛揚起翹的燕尾脊,一般民眾多用馬背山牆。馬背就是山牆頂的鼓起,,它與前後屋坡的垂脊相連,馬背的造型多,有金形圓、木型直、水型曲、火型銳、方形土之分。
金型 木型 水型
火型 土型
瓦鎮
一個小小圖案的立體物,擺在曲脊上,這個立體物就叫「瓦鎮」。其有別於燕尾和馬背,形成另一種屋頂形態。只作單獨一片瓦鎮,叫「單一瓦鎮」,相當普遍;在單一瓦鎮前或後再作一或數片瓦鎮,使之重疊幾層,叫「重疊瓦鎮」。瓦鎮最通俗的型態,是三瓣或五瓣梅花形。
板瓦(仰合瓦)
瓦,可分『筒瓦』和『板瓦』。筒瓦成半圓筒狀,為宮殿廟宇所用;板瓦為灣形,唯一般民屋所用。
屋頂上板瓦的排列,最常見的叫『仰合瓦』。鋪瓦時,先在椽木上做「仰瓦」, 指瓦的兩邊起翹面,也叫「瓦翅」,兩端朝上彷彿微笑的嘴角,故又稱「笑瓦」。兩排仰瓦間要覆上「合瓦」,合瓦就是把仰瓦朝下,瓦翅朝下,故又稱「哭瓦」。
筒瓦與滴水 板瓦
山牆
山牆指曲脊底下的牆面,其形似山,故名。
懸魚
閩南系的屋頂像個大蓋子,把大梁壓在山牆上,再找兩條長條木板,將梁頭遮住,兩條木板連接處會露出一條縫,這縫細剛好在山尖,不好看,於是再找塊小木板,雕個花巧形狀,釘在上面,將縫細遮掉,這小木板就是懸魚。懸魚可製成各種不同的形狀,如:花果、獅頭、瑞雲……等等,但最喜用魚形,因為房子最怕火,而魚是水中物,可帶來水滅火。
※諧音 鹿(祿) 蝙蝠(福)花瓶(平安)橘子(吉利)鯰魚(年年有魚)梅花(喜上眉梢)旗球戟磬(祈求吉慶)
賞析:
不是鐵窗
而是石窗
石窗冷冷
條條封閉
謝絕外頭的時光推移
所住買屋的傳統封建
石窗典雅石窗古意
木櫺窗
以直木條組成的窗櫺所構成的窗,背後通常有可以左右推拉的木櫺。剪粘
以鐵鉗將各色各樣的碗盤剪成小片,再鑲嵌到未乾的灰泥
上,稱為「剪粘」或「剪花」。
剪花是我國南方所特有的一種嵌鑲藝術。本省歷史上最傑出的剪黏師傅為何金龍,民國十七年自汕頭應聘來台主持佳里金唐殿的整修工程,留下眾多五彩繽紛、燦爛奪目的作品。佳里金唐殿更因同時擁有何金龍的剪黏和葉王的交趾陶,而名聞遐邇。
雕刻
台灣傳統建築以木、石為最主要的建材,梁架及柱礎常成為雕刻重點,常在不承受力量的部位雕上裝飾圖案。
木雕和石雕可分為淺雕及深雕,有的凹進去,有的凸出來。最難雕的技術稱為「內枝外葉」,將圖案雕成內外兩層,例如花草,枝條在內層,花葉在外層,看起來栩栩如生。
雕刻的材料選擇方面,木雕通常使用樟木;石雕以花崗石、青草石及觀音山石較多。
亞字牆
圍牆以紅磚堆砌成活潑的「亞」字型花紋,不但具有透視的美感,又不失實質的阻隔作用。
兔子耳
在福安居的建築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在石條窗的壁面上緣兩側各有一塊中央挖空的紅磚,即俗稱的「兔子耳」。
因為古時窗戶的密閉性並不佳,若是遇上刮風下雨的天氣難免會有雨水滲入屋內,而兔子耳的功能即是將掛有可活動拉曳的木板之棍棒,裝於兔子耳的孔洞上,晴天時木板拉開,若逢雨天則將木板拉上遮住窗戶,這可說事先人的生活智慧。
戲台角
在德鄰居前有一石質的戲台角,一般的戲台角有四個,中間有一圓洞可以撐住舞台的四根
支柱。
◎櫃台腳 位在最底層,早期常雕成矮櫃台形狀,作為牆身的收頭,所以叫做「櫃台腳」。後來,將「內翻馬蹄」形狀的柱腳部位改成鯉魚、象、螭虎等形狀。
參考資料:
台灣傳統建築 李乾朗 著
深坑鄉誌
古蹟入門 李乾朗、俞怡萍 合著
台灣古厝鑑賞 高燦榮 著
歷史建築網 .tw/history/
南瀛古蹟之旅.tw/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