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查看详情-国家图书馆
书 里 乾 坤 ——中华典籍文化探幽
从一篇报道说起
简牍
中国最早的正式图书形态。主要流行年代:战国、秦汉至晋。
上溯商周,下及唐、西夏。
历代出土战国至西夏的简牍(山东临沂银雀山《孙子兵法》简、湖北云梦秦简、甘肃居延汉简、湖南马王堆汉简等)。
汉代木简
简牍辩证
普遍而言,简—竹简,牍—木牍。但,简也可以木制作,尤其是西北地区缺少竹子的地方,如甘肃居延汉简33000余枚,竹简甚少,多以松、杉、胡杨、红柳等制成。
窄为简,宽为牍;木亦可为简,竹却难为牍。
牍:多用于公私文书、信札、地图。
青川木牍。
简策
单片为简,缀连为策(册)。
一般以三道绳编联。缥丝、麻、皮等。
孔子:韦编三绝。
编,“次简也”。
东方朔上汉武帝书,3000根简,两力士抬。
斧正 汗青 入木三分 学富五车 连篇累牍 汗牛充栋
尺牍、信函、信札
一尺见方的用来写信,称“尺牍”。
很窄的称“札”。信札。“春君幸毋相忘。”
函:尺牍外面的空白板(用于保密)中间有微凹小方空叫“函”。
“函”处用于捆扎打结,封泥,盖印,叫“封泥”。
秦文官俑
“削,谓有所删去,以刀削简牍也。”(《汉书·礼乐志》注)
“刀,所以削书也。古者用简牒,故吏皆以刀笔自随也。”《汉书·萧何曹参传》注)
书写形式的影响
马五堆帛书
丝织品。盛行近千年(—7——3世纪)
特点:轻便,可卷折,易携带,易书写,面幅宽,容量大。较贵重。多用来绘画,制图,写重要内容(封赏,国书等)。汉代征书,多用缣帛作赏赐。 卷,卷轴
出土帛书:老子
经 典·经
《说文解字》:“经,织也。”
《玉篇·系部》:“经,义也。”义理、法则
杨倞注《荀子·劝学》:“经谓诗、书。”
典籍最高等级,“五经”、“六经”,“十三经”
“贫不及素”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分别用帛、纸抄写自己的著作《典论》送东吴,帛抄送孙权,纸抄送大臣张昭。
典:《说文解字》:“典,五帝之书也,从册在几上,尊阁之也。”
经 典·典
典,大册也。 尊藏之册。
长度:王充《论衡·铭命决》:“易、诗、书、礼、乐、春秋策皆长二尺四寸;
孝经歉半之,一尺二寸;
论语策八寸,尺二寸者三分居二,又歉焉;此古制也。”
《论衡·射短篇》:“二尺四寸,圣人文语”。
籍
《说文解字》:“籍,簿书也。”
“耤”意为“古法种地”,引申为“祖先种地的地方”。
“简”省与“耤”联合起来表示“竹简记载的祖先种地处”。本义:祖居地登记册。
引申:户口簿,书册。
觚
古代写字用的木棍,盛酒的器皿也叫觚。
一种木棍削成棱形多面体的文字载体。2—8面。多用于普及程度广泛的文书(如初学教材、政府文告、律规)。
可多次削刮,重复书写
?通行于战国至魏晋
操觚:写文章。
觚者,学书之牍
唐颜师古注《急就篇》:
“觚者,学书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其形或六面或八面,皆可书。”
一般一书或一篇一觚。如玉门汉代烽燧出土的七面觚,一觚抄“制诏”,一觚抄《苍颉篇》全文。
居延出土三棱觚,书《苍颉篇》第二章,每面20字。
敦煌出土三棱觚,书《急就篇》第一章,每面20字,共63字。
纸本书
?纸写本书:主要流行时期约八、九百年(2——10世纪)。用笔墨抄写。西汉古纸的发现,
东晋末年下令以纸代之
桓玄令:“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 404年)
洛阳纸贵(南朝,左太冲《三都赋》)。
刻本书
起源于佛像、佛经的传播。唐时。经历了:
印章——捶拓——千佛像捺印——单页佛像——批量生产窄幅经咒——图文结合的整部佛经印制。
敦煌发现的大量经书、文书(唐咸通九年,868年,《金刚经》。
杭州保叔塔的五代佛经。
刻书传统
三大系统:官刻,私刻,坊刻。
张之洞《劝刻书说》。“藏书不如读书,读书不如刻书。读书只以为己,刻书可以泽人。”
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九出“逮社”:“在下金陵三山街书客蔡益所便是。……俺蔡益所既射了贸易诗书之利,又收了流传文字之功。”
明/张潮《幽梦影》:“南人得志刻稿,北人得志讨小。”
清刻应用
整板:80×55
历代年号统系表
此《表》由龚守正编定于清道光十年(1830),由钟谦钧刻印于同治三年(1864)。
卷轴形式,共八轴,经装裱。每轴的印刷部分长127厘米、宽34厘米。由五块长度不等(25—28厘米)的板刻拼接而成。
采用了拼印和套印两种方法。
其刻制字体大小悬殊不等,最大的11×11厘米,最小的仅0.8×0.8厘米,相差十数倍。
明清刻本·版权
征文征稿
崇祯年间,杭州陆云龙峥霄馆书坊刊行《皇明十六名家小品》,内有征稿启事
如“刊《行籍二集》,征名公制诰、奏疏、诗、文、词、启、小札”;
“刊《续西湖志》,征游客咏题嘉隆后杭郡名宦人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