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中国古代宗教课件.ppt
第二章 中国古代宗教 宗教是人的一种精神现象,一种心理需要,一种了解、把握世界的方式。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第一节 道教 道经之首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经》。 道教分为:丹鼎派和符箓派。丹鼎派分为外丹派和内丹派。 所谓的外丹派,以服食用铅汞配置其他药物制成的“金丹”求得长生;内丹派,主张人体即为“炉鼎”,用人体内的“精”、“气”为药物,运用“神”去烧炼以修成神仙。 符箓派:重视符咒、祈禳、为人消灾解难。 二、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五斗米道: 创立时间:汉顺帝时(126-144年) 创立人:张陵→张衡→张鲁 奉道者须出五斗米酬谢道师,故称五斗米道;因张陵自称太上老君降命其为天师,也被称为天师道,后世称“正一道” 。 突出人物:左慈、葛玄、郑隐、鲍玄、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洪景等,形成了众多派别。 葛洪:推动儒道结合,打下道官方化基础,系统总结炼丹方法,促使道由“救世”向“度世”转变。 葛洪(284-364),号抱朴子,生性好学,除博览经史外,兼通阴阳占卜之术,一心想当神仙。后从郑隐学道。 三、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道教对历代王朝政治生活的影响 2、道教对古代科学的影响 3、道教对民俗的影响 4、道教对中国人生哲学的影响 5、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6、对民族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1、道教对历代王朝政治生活的影响 唐太宗和唐玄宗都借提高道教的地位,推行清静无为的政治方针,借老子提高唐王室的社会地位。唐高宗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代宪宗、穆宗、敬宗、武宗以及一大批重臣名士,都因误吃丹药中毒而死。 2、 道教对古代科学的影响 (1)、是对医学、养生科学与人体科学的影响。 (2)、是对古代化学的影响。 葛 洪 :编撰《肘后备急方》三卷,计八 十六篇 (现存六十八篇)。 陶弘景 : 撰《效验方》五卷、 《本草经集注》。 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 系列化养生方法: 四时摄养、 食养、服食导引、按摩、行气、辟谷、存想、房中术、外丹术、内丹术 。 3、道教对民俗的影响 道教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一种多神宗教,神系庞杂,并且始终没有停止过造神运动。如:太上老君、玉王大帝、武圣人关公、文圣人孔子等。 产生了多种与宗教有关的民间节日或庙会。如:中元节、三月三等等 4、道教对中国人生哲学的影响 三个层面内容: 一是以自然恬淡、少私寡欲为特征的生活情趣; 二是以清净虚明、无思无虑为特征的心理境界; 三是以安身健体、养气守神为特征的生理状态。 仙风道骨:退隐、超脱、无为,内在的心性清净、寡欲淡泊,外在的行为言谈谨慎小心,饮食节俭素淡,衣着朴素大方,居室简陋僻静,行为恭谦有礼,处事稳重中庸,雍容大度、进退有节。 5、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1、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无数神奇美丽的意象。 2、给中国文学带来丰富的想像力。 诸如:《封神演义》、《西游记》等 6、对民族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道教的各种戒律和大量劝善书都强调忠孝、和顺、仁义,要求人们柔弱谦恭、济度灾苦,并且构设了善恶报应、地狱仙境以威慑众人。 中国人俭约不奢、息事宁人、热爱和平、柔韧不折的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节 佛教 一、佛的基本情况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的古印度。三宝具足标志着完整的佛教创立。佛教三宝包括佛宝(佛陀释迦摩尼)、僧宝(佛的出家弟子)、法宝(佛所说的法)。 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 二、佛教在中国 人们一般认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佛教自传入中国到与中国文化融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汉、晋时期,佛教初入,中国人把它看成一种神仙方术。佛教在这一时期主要是翻译佛经,当时最著名的翻译家是支娄迦谶和安世高。僧人译经时注意了中国人的心理,用儒、道思想解释佛经,并剔除了佛经中与中国传统文化不相融合的内容,史称“格义”。 南北朝时期,佛教僧人进一步把佛教思想和儒、道思想相融合,开始创建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佛教宗派。这个时期佛教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佛性理论,代表人物有慧远、梁武帝和竺道生。慧远和梁武帝结合中国“神不灭”的思想来谈佛性,竺道生所倡导的“众生皆有佛性”说显然带有“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色彩。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极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佛教所宣扬的因果报因,来世进入佛国乐土的说教,对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来说,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是一剂慰藉良药。 2、其思想基础是玄学兴起。 3、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需要一种思想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外研版(三起)五年级英语上册专项提升训练- 写作(含答案).doc VIP
- 阀门、法兰、弯头、封头等保温计算公式.xls VIP
- 中国溶剂油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MPV商务车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VIP
- 计算方法与实习第5版 孙志忠 习题解析 东南大学.pdf VIP
- 数字经济学 课件全套 第1--15章 数字经济学基础 --- 数字经济监管.pptx
- 2023年青少年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90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