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2土壤养分课件.ppt
2.环式电子传递 (1) PSⅠ中环式电子传递: 由经Fd经PQ,Cyt b6/f PC等传递体返回到PSⅠ而构成的循环电子传递途径。即: PSⅠ→Fd→PQ→Cytb6/f→PC→PSⅠ 环式电子传递不发生H2O的氧化,也不形成NADPH,但有H+的跨膜运输,可产生ATP,每传递一个电子需要吸收一个光量子。 (2) PSⅡ中环式电子传递: 电子是从QB经Cytb559,然后再回到P680。即: P680→Pheo→QA→QB→Cytb559→P680 也有实验指出PSⅡ中环式电子传递为: P680→ Cytb559→ Pheo →P680 Cytb559 3.假环式电子传递 指水中的电子经PSⅠ与PSⅡ传给Fd后再传给O2的电子传递途径,这也叫做梅勒反应(Mehler′s reaction)。 H2O→PSⅡ→PQ→Cytb6/f→PC→ PSⅠ→Fd →O2 Fd还原 + O2 Fd氧化 + O2 叶绿体中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消除O2 -。 O2 - + O2 - + 2H2 SOD 2H2O2 + O2 假环式电子传递实际上也是非环式电子传递,也有H+的跨膜运输,只是电子的最终受体不是NADP+而是O2。 二、光合磷酸化 1954年阿农等人用菠菜叶绿体,弗伦克尔(A.M.Frenkel)用紫色细菌的载色体相继观察到,光下向叶绿体或载色体体系中加入ADP与Pi则有ATP产生。 从此,人们把光下在叶绿体(或载色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称为光合磷酸化。 (一) 光合磷酸化的类型 1.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与非环式电子传递偶联产生ATP的反应。 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与吸收量子数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2NADP++3ADP+3Pi 8hυ叶绿体 2NADPH+3ATP+O2+2H++6H2O 在进行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的反应中,体系除生成ATP外,同时还有NADPH的产生和氧的释放。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仅为含有基粒片层的放氧生物所特有,它在光合磷酸化中占主要地位。 2.环式光合磷酸化 与环式电子传递偶联产生ATP的反应。 ADP + Pi 光 叶绿体 ATP+ H2O 环式光合磷酸化是非光合放氧生物光能转换的唯一形式,主要在基质片层内进行。它在光合演化上较为原始,在高等植物中可能起着补充ATP不足的作用。 3.假环式光合磷酸化 与假环式电子传递偶联产生ATP的反应。此种光合磷酸化既放氧又吸氧,还原的电子受体最后又被氧所氧化。 H2O + ADP + Pi 光 叶绿体 ATP + O2-·+4H+ (二)光合磷酸化的机理 1.光合磷酸化与电子传递的关系--偶联 三种光合磷酸化作用都与电子传递相偶联: 如在叶绿体体系中加入电子传递抑制剂,光合磷酸化就会停止; 在偶联磷酸化时,电子传递则会加快,所以在体系中加入磷酸化底物会促进电子的传递和氧的释放。 (发生电子传递而不伴随磷酸化作用称解偶联) 磷酸化和电子传递的关系偶联可用ATP/e2或P/O来表示。 ATP/e2:表示每对电子通过光合电子传递链而形成的ATP分子数; P/O:表示光反应中每释放1个氧原子所能形成的ATP分子数。比值越大,表示磷酸化与电子传递偶联越紧密。 如按8个H+形成3个ATP算,即传递2对电子放1个O2,能形成3个ATP,即ATP/e2或P/O理论值为1.5,而实测值在0.9~1.3之间。 2.化学渗透学说 关于光合磷酸化的机理有多种学说,如中间产物学说、变构学说、化学渗透学说等,其中被广泛接受的是化学渗透学说。 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tic theory)由英国的米切尔(Mitchell 1961)提出,该学说假设能量转换和偶联机构具有以下特点: ①由磷脂和蛋白多肽构成的膜对离子和质子的透过具有选择性 ②具有氧化还原电位的电子传递体不匀称地嵌合在膜 ③膜上有偶联电子传递的质子转移系统 ④膜上有转移质子的ATP酶 在解释光合磷酸化机理时,该学说强调: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电子传递会伴随膜内外两侧产生质子动力(proton motive force,pmf),并由质子动力推动ATP的合成。许多实验都证实了这一学说的正确性。 (1)化学渗透学说的实验证据 ①两阶段光合磷酸化实验 指光合磷酸化可以相对分成照光阶段和暗阶段来进行,照光不向叶绿体悬浮液中加磷酸化底物,而断光时再加入底物能形成ATP的实验。 1962年,中国的沈允钢等人,用此实验探测到光合磷酸化高能态(Z*)的存在。 1963年贾格道夫(Jagendorf)等也观察到了光合磷酸化高能态的存在。起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二讲中华民国政治制度下课件.ppt
- 第十二讲商务运行文书---其他课件.ppt
- 第十二讲国际传播2011课件.ppt
- 第十二讲数学分析与信号处理课件.ppt
- 第十二讲文学和宗教关系的三种形态课件.ppt
- 第十二讲现代教学论特征与发展趋势课件.ppt
- 第十二课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课件.ppt
- 第十五章_量子力学基础课件.ppt
-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课件1.ppt
-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课件.ppt
- 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中考生物二模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考冲刺数学模拟预测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田家炳中学中考数学四模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九年级(下)中考三模数学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二中中考数学二模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模拟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九年级数学模拟卷+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中考数学一调试卷+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