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中农业大学体育部.doc
华中农业大学 ? 体育部
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部 编体育部课程教学大纲编审小组
组 长:李建波
成 员:朱 斌 刘明昌 杨元清 施克进 易善立
秘 书:崔晓文
责任编辑:李建波
责任校对:刘河旺
华中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委会
主任委员: 李崇光
委 员:(按拼音排序)
陈长水 段德君 黄见良 李建波 李寅甲 邵 明
谭鹤群 王平祥 伍晓雄 肖湘平 徐跃进 杨道兵
杨仁海 曾红霞 曾文华 赵竹青 朱正宁
秘 书: 陈晓琳 刘 薇
前 言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施新世纪人才培养战略,更好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我们组织部分教师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作了新一轮的改革和全面系统的修订,以期更有效地推进华中农业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近几年来,我校体育教师积极投身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共完成了9项省级教研课题和8项校级教研课题,创建了6门校级优质课程,1门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本大纲在总结我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及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对我校原有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使大纲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内容更加体现时代性,真正实现学生的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及社会适应目标等五个领域的培养目标。大纲的修订,首先充分体现了“育人”与“健康”的主题,即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个性,健全体魄;其次充分体现了大学体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即向大学生传授运动健康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娱乐、休闲与健康意识,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第三体现了大学体育教育的时代性,充分挖掘体育的社会意义与人文精神,紧跟时代步伐,传授健康而实用的体育知识,提倡“终身体育、终身健康”的理念。
目?? 录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总论 6
基础体育 10
篮球(初级) 13
篮球(提高) 17
荷式篮球 21
排球(初级) 25
排球(提高) 29
足球(初级) 33
足球(提高) 38
乒乓球(初级) 43
乒乓球(提高) 46
羽毛球 50
网球(初级) 54
网球(提高) 57
毽 球 61
太极柔力球 65
健美操(初级) 69
健美操(提高) 72
体育舞蹈(初级) 76
体育舞蹈(提高) 80
器械健美 84
形体健身 87
自卫防身术 90
跆 拳 道 94
综合体育(男) 98
综合体育(女) 102
太 极 105
定向越野 109
舞 龙 112
游泳(初级) 115
游泳(提高) 119
瑜 伽 123
野外生存 127
运动康复 131
射 箭 139
动感热舞 143
气排球 146
攀 岩 150
高尔夫球 153
团体操 156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总论
一、体育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1.课程的性质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2.课程的目的
体育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建立“体育强校”的宏伟目标下,华中农业大学体育课程的根本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健康第一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课程的任务
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⑴ 传授体育健身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生能正确运用知识指导自己终身健身以及指导他人健身。
⑵ 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⑶ 通过体育教育,有效地加强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磨练学生意志,增强适应社会发展与变化的能力。
⑷ 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体育课程设置
1.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4个学期共计120学时的体育课程,共为4学分。每学期15周课,每周2学时,共30学时。第一学期为基础体育课,由体育部统一安排教学内容。第二、三、四学期为体育选项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兴5GC专家认证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汇总).doc VIP
- 2025年安徽省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软件测试员)备赛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膝关节运动损伤自我诊断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VIP
- SPL Phonitor2 120V专业耳放Phonitor 2 BA EN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2024秋新版本)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doc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课件.pptx
- GB50497-201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docx VIP
- 《竞赛规程》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