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模块检测6.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模块检测6.doc

专题检测(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5·北京市海淀区检测)随着个体小农经济的确立,我国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以下资料可以用来研究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3.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写道:“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小农”成为“最重要的变量”的原因是(  ) A.人口数量较大 B.地域分布广泛 C.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D.封建土地所有者 4.(2015·宁德质检)据统计,唐前期兴修的163项水利工程中,北方五道有101项。唐后期兴修的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有76项,其中江南道占49项。这种变化表明唐代(  ) 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B.南北经济出现失衡的态势 C.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D.经济重心呈现转移的趋势 5.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  ) 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 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 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 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特别是我国古代陶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和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历史文化是当前挖掘和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末毕工。”这个记载表明(  ) A.官窑瓷器明朝时大量投放市场 B.官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C.官府控制了全国的民窑生产 D.政府对官窑的工艺水平要求日益提高 7.《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指(  ) 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地方自治的市镇 C.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 D.沿街开铺的街市 8.宋朝的户籍制度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划分城市户口与乡村户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等级观念的影响 B.城市经济的发展 C.征收赋税的需要 D.社会管理的需求 9.(2015·赣州联考)宋初“衣服递有等级,不敢略相陵躐”,从《清明上河图》看,上层人物多穿齐整的袍衫,长可掩足;平民大众则捋袖敞襟,系带裹腿,以便活动。但在南宋,已是“衣服之章,上下混淆”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阶级的日益腐朽 B.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C.社会风尚的开明开放 D.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10.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明成祖认为国体纲常重于经济利益 B.明成祖认为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的利益 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 D.明成祖想借外商引导百姓投身海外贸易 11.(2015·盐城三模)明朝初年,政府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这一事例(  ) A.揭示了官商结合是商人获利的主要途径 B.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 C.说明了商帮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D.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12.(2015·北京海淀区检测)有一位历史老师的板书设计了如下内容,据此判断,这位老师授课的主题是(  ) A.文字狱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康熙收复台湾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2015·南京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成绸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