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怀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时间财富网.doc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创作)
开 题 报 告 书
题 目 光纤分束器的制作
学生姓名 陈 朝
学 号 1210407028
系 别 机械与光电物理学院
专 业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龙 学 文
2015年 12 月 10 日
论文(设计、创作)题目 光纤分束器的制作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光纤分束器是对光信号实现分路、合路和分配的无源器件,是波分复用、光纤局域网、光线有线电视网以及某些测量仪表中不可缺少的光学器件。《2015年版中国光纤分束器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报告》是光纤分束器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光纤分束器行业发展趋势,洞悉光纤分束器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觉得在未来的生活中,光纤分束器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器件,在人们的生活中会占据一个很好地位置。 二、课题的主要内容:在本论文中阐述光纤分束器的研究背景与目的及研究现状与前景,主要介绍光纤分束器制作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对光纤分束器的类别进行研究和其包装方式了解,在产品完成后对它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在实验室里可以进行制作光纤分束器,从而充分了解光纤分束器的制作过程与制作需要的仪器。 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撰写提纲:
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法
2、文献研究法
论文提纲:一、前言
二、光纤分束器的制作过程
三、光纤分束器的检测
四、总结与展望 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2015.09.30-2015.11.01:???前期调研2015.12.12:???????? 论文开题2015.12.20-2016.04.10:???完成初稿,提交初稿?2016.04.16-2016.05.01:???根据修改建议修改论文2016.05.02:???????? 提交修改稿2016.05.03-2016.05.07:??? 根据修改建议再次修改论文2016.05.08-2016.05.12:???提交修改稿 2016.05.13-2016.05.18:???上缴完整的电子文档和纸制文档,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1.韦乐平.智能光网络的发展与演进结构[J].光通信技术,2002(3):4-7.?
2.徐公权,段鲲,廖光裕等译.光纤通信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李玉权,崔敏,浦涛等译.光纤通信(第三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张宝富等.全光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5.马声全.高速光纤通信ITUT-T规范与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6.Behzad Razavi.光通信集成电路设计(影印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Govind P.Agrawal.光纤通信系统(影印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徐荣,龚倩译.多波长光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9.杨淑雯.全光光纤通信网[M].科学出版社,2004?
10.乐孜纯译.光网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1.陈才和.光纤通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2.胡先志,李家红,胡佳妮等.粗波分复用技术及工程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13.周卫东,罗国民,朱勇等.现代传输与交换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14.孙学康,张金菊.光纤通信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15.胡先志,张世海,陆玉喜等.光纤通信系统工程应用[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七、开题报告会纪要 时间 地点 与
会
人
员 姓名 职务(职称) 姓名 职务(职称) 会议记录摘要:
会议主持人:
会议记录人:
年 月 日 八、开题答辩小组意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