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和污水监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水和污水监测.doc

项目四 工业废水测定 1.概 述 1.1水体污染 地球的3/4被水覆盖,水广泛分布于海洋、江、河、湖、地下水、大气水、冰川等。其中海水占97.3%,淡水占2.7%,可被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人类对水的需求量很大,工农业生产对水的需求量更大。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而且分布不均匀,节约用水及保护水资源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解释,水体是指地表被水覆盖区域的自然综合体。因此,水体不仅包括水,而且也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解性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它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 根据其成因可分为自然水体和人工水体;根据化学成分和溶解于水中的盐含量可分为咸水体和淡水体。 水体污染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将大量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回流水及其他废物未经处理排入水体,使排入水体的污染物的含量超过了一定程度,使水体受到损害直至恶化,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生态平衡发生变化,破坏了水体功能,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 水体污染类型如下: (1)化学型污染 指随污水及其他废物排入水体中的无机物如酸、碱、盐和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纤维素、氨基酸等造成的水体污染。 (2)物理型污染 指色度和浊度物质污染、悬浮固体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物理因素造成的水体污染。 (3)生物型污染 指生活污水、医院污水以及屠宰、畜牧、制革业、餐饮业等排放的污水中常含有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寄生虫等造成的水体污染。 1.2水体的自净作用 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随水稀释的同时发生挥发、絮凝、水解、配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过程,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或至无害化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作用。水体的自净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污染物浓度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时,污染随之产生。 水质指标是衡量水质优劣的依据。水的质量(水质)是指水和水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描述水质量的参数称为水质指标,常用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来表示。一般分为物理指标(色度、浊度等);化学指标(COD、BOD、有毒物质等);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等)来表示。 1.2水体监测对象和目的 1.2.1水体监测对象 水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各种工业污水。 1.2.2水体监测的目的 (1)对进入江、河、湖、库、海洋等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对生产过程、生活设施及其它排放源排放的各类污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1.3水体监测方法 1.3.1选择监测方法的原则 (1)方法的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 (2)方法经过科学论证成熟、准确。 (3)操作简便,易于推广普及。 (4)选择性好。 1.3.2、监测方法类别 根据选择监测方法的原则,力求使监测资料数据具有可比性,以大量实验、实践为基础,对各类水体中的污染物都编制了相应分析方法。 (1)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由国家编制的包括采样在内的、经典的、准确度较高的标准分析方法。环境监测必须采用的方法,亦用于纠纷仲裁以及评价其它监测方法的基准方法。 (2)统一分析方法 在实际监测过程中,有些项目急需测定,但方法尚不成熟,经过研究作为统一方法予以推广,在使用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逐步成为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3)等效方法 与(1)、(2)类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具有可比性的分析方法称为等效方法。鼓励监测单位采用新技术、新仪器形成新方法,推动监测技术水平提高。新方法必须经过方法验证和对比实验,证明与(1)、(2)等效才能使用。 1.3.3、常用监测方法 按照监测方法的原理,水体监测常用的方法有化学分析法如称量法、滴定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多机联用技术等。常用水体监测方法和测定项目见表4-1。 表4-1 常用水质监测方法和测定项目 方 法 测 定 项 目 重量法 容量法 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法 氢化物及冷原子吸收法 原子荧光法 火焰光度法 电极法 离子色谱法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法ICP-AES SS、可滤残渣、矿化度、油类、SO42-、Cl-、Ca2+等 酸度、碱度、CO2 、DO 总硬度 Ca2+ 、Mg2+、氨氮、Cl- 、F- 、CN-、SO42-、S2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