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盘点“吃”出来的癌症.doc
盘点“吃”出来的癌症
俗话说,病从口入。其实,有些癌症的发生的确和饮食习惯、饮食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将4个与饮食密切相关,所谓“吃”出来的癌症,为大家进行解析,并为大家提供早发现早治疗的方法。
一、大肠癌
致病原因:红肉进食过多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最快的肿瘤之一,这与我国经济发展较快,饮食结构变化,红肉进食过多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癌,如长期喜欢进食红色的肉,比如牛肉、猪肉、羊肉、动物的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将大大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这是因为人体在消化这些高胆固醇食物的同时,产生的胆酸代谢物和胆固醇代谢物增多,这些代谢物又可造成肠腔内厌氧菌增多,对大肠黏膜上的腺瘤会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果人们一直不改变饮食习惯,人体经过5~1O年这样的刺激和发展,大肠黏膜上的腺瘤会发生癌变,最终形成大肠癌。
对于偏好红肉的人群,应该有意识地逐步减少红肉摄入量,多吃各种新鲜蔬菜,特别是豆角类的蔬菜,加大含钾高的果胶类水果,诸如香蕉等的摄入比例。这些都有利于抑制致癌物质在体内的停留和形成。高纤维食物的摄入也能加速肠的运动,减少致癌物对肠壁的损害。饮食习惯的改变将能极大地降低大肠癌的患病风险。
应对策略:早期筛查
早期的筛查会更早更有效地发现癌变,为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创造机会。其中肠镜是大肠癌筛查最为有效的一把利器。对于普通人群,建议50岁之后每5年应做一次肠镜检查。有大肠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40岁起就应每3~5年接受一次大肠癌的筛查。
二、胃癌
致病原因:幽门螺旋杆菌
全世界胃癌高发的主要地区在亚洲,中国的发病率也非常高,占了全世界的40%左右。许多胃癌的患者都是一些慢性胃炎患者,他们普遍存在三餐不规律,喜欢吃辛辣和腌制熏烤类食物等情况。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和我们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有着一定关系,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是通过唾液传播的。所以建议大家实行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一旦在检验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呈阳性,一定要及时治疗,清除导致癌变的“祸根。
应对策略:加强胃镜普查
目前,西方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要远高于中国,这主要是由于西方国家胃镜普查开展得较好,对胃癌做到了早期发现和治疗。因此我们在改变饮食习惯的同时,必须增加胃部普查的意识。由于大部分早期胃癌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凡是有上腹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的,都应该早一点进行胃镜检查。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将带来很好的预后效果。
三、食管癌
致病原因:饮食过烫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早中期的食管癌治疗效果比较好,晚期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徘徊在15%左右,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也是至关重要。
食管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饮食过烫、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缺少有关。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进食过烫与食道癌的发生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由于人的食管壁是由黏膜组成的,十分柔嫩,只能承受50℃~60℃的温度,超越这个温度,食管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若常常吃过烫的食品诸如火锅、麻辣烫等,就会对口腔、食管、胃内黏膜构成严重损伤,往往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遭到烫伤,如此反复可构成浅表溃疡,招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口腔黏膜白斑、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长此以往,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以致癌变。
当然,目前医学已经证明亚硝胺类化合物具备很强的致癌特性。食管癌高发区的人们往往喜欢吃腌制、熏腊等含亚硝酸盐较多的食物。
应对策略:改变进食习惯
要想远离食管癌,管住自己的嘴是最为有效的办法。居民需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不要吃过烫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酸菜,不吃发酵霉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对营养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核黄素、叶酸的摄入。
对于长期吸烟酗酒或者有慢性食管炎伴有不典型增生(特别是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高危人群。当出现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哽噎感、吞咽时痛感、食管内异物感等症状时,应警惕食管癌发病的可能。
四、胰腺癌
致病原因:吸烟、高脂饮食
胰腺癌的高发年龄在40岁左右,以男性多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胰腺癌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胰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吸烟、高脂饮食、糖尿病人群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调查表明,喜欢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人,患胰腺癌的概率大为增加;家庭中常吃熏烤煎炸食品及腌制食品,患胰腺癌的概率增加;食用油、高盐食物消耗增加,不但引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也产生胰腺癌隐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