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docVIP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doc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5例,根据确诊时机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因症状表现不明显而被延期确诊,患者前期仅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后期进一步诊断为肺结核后再加用抗结核治疗;观察组48例均早期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给予综合治疗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与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双肺阴影消失率、胸片空洞闭合率、痰菌转阴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多会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合并的肺结核却因症状不明显、依据不足容易漏诊、延期确诊,临床需提高重视,警惕肺结核的早期表现,做好对患者的全面检查,以便能早期确诊合并症,及时给予综合治疗措施,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0-0131-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0.066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是因为老年人年龄大、表述不清、抵抗力低下、结核症状不典型、X线表现不典型等原因,肺结核疾病容易被并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掩盖,导致误诊、漏诊问题,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鉴于这种情况,对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5例,根据确诊时机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男女比例25∶12,年龄58~75岁,平均(67.00±5.12)岁;患者均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病程3~28年,平均(11.00±3.64)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多以阵发性咳嗽、咳痰等为主,同时伴有气喘、胸痛、消瘦、肢体懈怠等症状者17例,伴有白细胞不同程度增高者14例,该组患者早期均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或依据不足导致早期未诊断出肺结核。观察组48例,男女比例32∶16,年龄60~78岁,平均(68.00±6.85)岁;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3~20年,平均(16.00±3.29)年;该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经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1)实验室检查。两组患者均行实验室检查,经生化或血常规检查显示低蛋白血症或贫血者71例(83.53%);血气分析提示电解质紊乱22例(25.88%),低氧血症17例(20.00%),呼吸衰竭19例(22.35%)。53例(62.35%)患者痰涂片检查呈阳性,35例(41.18%)患者PPD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39例(45.88%)患者结核抗体呈阳性。(2)影像学检查。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影像学检查,双肺中下叶及上叶前段为均匀一致的片状阴影,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表现。51例(60.00%)患者有类似肺炎的X线表现,合并有空洞者32例(37.65%),肋隔角变钝或胸膜粘连者16例(18.82%)。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综合治疗。   对照组患者先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治疗:患者在行X光胸片检查后,进行抗感染、平喘、排痰、解痉、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水电解质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治疗,同时应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18 μg/次吸入治疗,1次/d,或是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500 μg/次吸入治疗,2次/d。若患者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2~4周后临床疗效并不显著,便需进一步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与痰培养检查,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一步检查确诊合并有肺结核后,便在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抗结核治疗方案[1]。   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方案:患者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解痉、平喘、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结核治疗,针对前期未有过抗结核治疗史的患者选择2RHZE/HER方案治疗,针对前期已有过抗结核治疗史的患者选择3DLVE/6DLE方案治疗。抗结核方案中各类药物均遵循“规律、适量、全程、早期”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