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置作业 写一篇“一事一理”的作文,要求真人真事,叙事时六要素要清楚,要有一个明确的道理。500字以上。 再见 语言评析 1、文中冒险、脱险部分的一个“哭泣”、一个“抽噎”(16段和28段中)是否一样? 不一样。表面都是哭泣,其实截然不同: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 2、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他不怕孩子失足吗?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父亲角度;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上石架把儿 子抱下来,而是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 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 有句话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 练的只是土块、锈铁。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母亲角度;天下的母亲有时疼爱儿女到了溺爱的地步。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 长。 “我”的母亲一直告诫“我”不要冒险。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变得 非常懦弱。如果杰利通知的是母亲的话,可能她会声嘶力竭地叫“我”别动, 吓得脸色苍白,神经兮兮的叫了一大帮人来。之后母亲可能不允许“我”跨 出家门半步,不准“我”与杰里玩。 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3、你如何评价“我”的好朋友杰里? 如果你是杰里会怎么做? 杰利角度;如果我是杰里,我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 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里帮 “我”,而杰里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 所以杰里虽然“看起来很担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想,这也说明杰利低估了“我”的懦弱。他以为这么点 悬崖,“我”总会下来的。再说,他一时也帮不了“我”。 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里的良心不安了,便告 诉了“我”父亲,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 回来。杰里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他是“我”真正的朋友。 4、四个小孩子的行为你欣赏吗?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 参考观点:四个孩子的做法不是很得当。 当自己的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他们不仅 不去拉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的 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 这种做法很不应该,是在拿别人的生命开 玩笑。 5、“我”体弱,因为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牢记母亲“不要冒险”的警告,结果,在伙伴的怂恿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爬上悬崖而历险,出现“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的两难境地。怎样看待父母对我们的淳淳教诲? 参考观点:当我们贸然行事时,应该想想父 母的淳淳教诲,尽管他们的教导不一定千真 万确,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事仍 然是时有发生,“我”就是不顾母亲的“不要冒 险”的警告,才身临其境,所以凡事三思而行, 必定有益。 多角度阅读是这堂课学习的重点。以后在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可学着运用它,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读出文章的新意,提高阅读质量,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 写作特点 1、选材典型,以小见大 2、记叙周密,巧设伏笔 3、善用心理描写,人物形象生动 积累名言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 2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3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 贝多芬 *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记叙文六要素,理清文章思路结构。 2、学会根据人物心理活动来探究人物成长的历程,理解文章主旨。 3、初步了解“一事一理”或“一事一悟”的写作方式。 莫顿·亨特(1927~1983) 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 本文选自《心理学与成长》 走近作者 自学指导(1) 快速阅读课文,时间为10分钟。完成以下任务: 1、扫清文字障碍。 2、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请复述故事情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