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例研究的基本视角及问题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氮——氮肥:铵态氮肥 (NH4+) ( NH4)2SO4 硝态氮肥 (NO3-) KNO3 有机氮肥 (NH2)2CO 尿素 复合氮肥 …… 您会选取这节课进行课例研究吗? ——它与以往的教学有什么特别之处 若由您对这则课例进行研究,您会选取什么切入点来写? ——根据特别之处思考研究切入点 进一步优化 基于理论进行教学解释,促进理论和教学理解 关注化学思维的课堂教学 反思学科教学 学科教学是中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主渠道。 学科应试教育的弊端:忽视学科教学最终必须令学生从教材文字、符号、图像中抽象出知识的本质特征,更忽视知识作为载体所负载的观点、方法、能力、创造方法。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在学生素质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是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重新构建自身的学科教育教学价值观、课程观以及领悟学科知识的实质、内涵和外延,重新确定一系列教育教学的操作原则及方法。 学科教学的出路 “关注知识内容,以告知方式灌输” 化学学科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引导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 “播撒智慧种子” 化学教育之于学生的意义除了化学知识和技能积累,更为关键的在于以具体知识学习为基本途径来掌握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学科教学的出路 化学思维及由此衍生出的化学思维教学或成为关键。 关注化学思维的课堂教学特征 把握化学知识的内涵和发展联系 了解学生自主认知的过程性特征 设计合理有序的思维线索 教学解读 由氮气结构思考氮气稳定性 雷雨固氮——氧化 提取固氮本质——一定条件下,氧化还原 生物固氮——还原 联系旧知,拓展还原固氮思路 基于现实,合成氮肥 分析课例中的思维线索 紧扣理论,细致描述过程,有针对性地分析教学过程特征。 第一,与原有实践相比,最具特点的变化在哪里? 第二,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变化? * 教学解读 * 主要做法 二、如何开展化学课例研究 (2)实践新颖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构想 翻转课堂 如以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为例,描述了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呈现的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思路以及教学反思。 2.理论应用创造的课堂教学研究 以剖析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为形式,以理解渗透其中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意涵,检验或改造教学理论。 * 主要做法 二、如何开展化学课例研究 以剖析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为形式,以理解渗透其中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意涵,检验或改造教学理论。 (2)实践新颖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构想 如以“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教学为例,采用多种表征方法进行教学,包括借助工业实际生产所测定的数据和具体的实验现象进行宏观分析(宏观表征),让学生从宏观层面认识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微粒观、反应变化观对化学平衡移动进行微观本质的分析(微观表征),让学生从微观层面认识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本质原因;借助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运用v-t 曲线表示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曲线表征),让学生的认识从定性走向定量。 2.理论应用创造的课堂教学研究 * 主要做法 二、如何开展化学课例研究 以剖析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为形式,以理解渗透其中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意涵,检验或改造教学理论。 (2)实践新颖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构想 如对中学化学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乏术,其教学基本按照教材呈现的内容及顺序进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问题,提出“探究前置,教材后移”的教学构想,阐述了实践价值,呈现并简析了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案例。 2.理论应用创造的课堂教学研究 前者注重使理论程序化 后者关注使程序案例化 这一类的课例研究与体现理论指导的课题研究的关键差异是什么? 实践模式、方法、构想的化学课例研究基本框架1 案例:“教育时机理论视域下的“物质聚集状态”教学设计分析” * 从基本理论出发形成教学构想 1 理论基础——教育时机理论 1.1 时机的内涵 …… 1.2教育时机的内涵 …… 在教育时机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教育时机理论中的各种时机,包括把握第一印象的时机、形成课堂高潮的时机、相机诱导的时机、布白的时机、关键期的教学时机,通过各种时机的运用,把握教学中的最佳教学时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一种化学“美”的享受。 教学理论分析 基于教学理念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构想 理论到构想需要演绎 案例:“教育时机理论视域下的“物质聚集状态”教学设计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