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控制人性质、控制模式与公司业绩.doc
第一大股东性质、控制模式与公司业绩
林建秀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摘要: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第一大股东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两个层面的控制权组合界定为控制模式,考察在各种控制模式下,第一大股东为政府和自然人的上市公司业绩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第一大股东超强控制和完全竞争的控制模式,政府和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不存在差异;在第一大股东高股权低控制模式下,政府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优于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而在第一大股东低股权高控制模式下,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优于政府性质的上市公司。
关键词:第一大股东、控制模式、公司业绩
作者简介:林建秀,管理学博士,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y defining the control mode as the combination by the largest shareholder’s control right both in shareholder meeting and board of director,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difference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between government-controlled company and entrepreneur-controlled company. We find whether public property right or private property right is better can not be concluded simply: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corporate performance between government-controlled company and entrepreneur-controlled company for HIHi and LOLo mode. For HILo mode, government-controlled company has better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an entrepreneur-controlled company. However, for LOHi mode, entrepreneur-controlled company usually perform better than government-controlled company.
Key words: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Control Mode; Corporate performance
引言
以产权性质区分的控制人性质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关注的一个热点。政府偏离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代表政府行使公共产权的官员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以及公共产权所有者缺乏监督积极性,导致政府控制的企业总体上效率更低(Shirley and Walsh ,2001)[1]。中国上市公司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为了维持国家的控股地位,以政府作为控制主体的上市公司占很大的比例。众多针对不同性质上市公司业绩的研究表明,政府作为控制主体的上市公司业绩更差,民营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更好。但也有与此不同的研究结论,刘小玄(2003)的研究认为,民营公司的业绩取决于外部竞争环境,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民营公司更具效率,而在缺乏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两类公司的绩效差异并不明显[11]。谢百三和谢曙光(2003)针对截止到2001年的民营上市公司的研究,从盈利水平和对小股东回报来看,民营上市公司整体运行效率低于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15]。
政府和非政府控制主体之所以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控制人掌握控制权动机和行使控制权效率的差别。由于中国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历史的原因,政府在上市公司股东会层面较自然人具有明显的控制权优势。从现代股份公司的授权体系和股东会、董事会议事规则来看,股东会层面的控制权不同于董事会层面的实际控制权,股东会层面的控制权要转化为实际控制权,还需要拥有控股权的股东将权力进一步向董事会渗透,如直接进入董事会并占据董事会的优势席位。如果股东只拥有控股权,但没有在董事会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其仍然面临着董事、经理偏离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相反,在没有控股权的情况下,如果第一大股东能够实现对董事会的控制,通常能够达到对公司的实际控制。当政府在股东会层面拥有控制权,其进一步控制董事会从而掌握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的动机较
文档评论(0)